搜索:  
上海纽约大学与南方科大的共同使命
2012-05-30  来源:中国科学报
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培养创新型人才、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进程中,举国上下都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何闯出一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中国道路或者中国模式?承载着这样一个使命,一批“中国高教改革的试验田”大学横空出世:体制内的南方科技大学、汕头大学等;体制外的宁波诺丁汉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和上海纽约大学等。这些大学都在以一种“大无畏”的创新精神进行着中国建设一流大学道路的探索,给中国高等教育带来了一种全新的空气。这其中又尤以南方科技大学和上海纽约大学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
 
在近十年的时间里,这些大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正在走出一条既有中国大学特色,又有世界大学精髓的发展之路。
 
在大学设置方面,这些大学突破了中国现有高校设置的模式和制度。南方科技大学越过了“大专”、“学院”设置阶段,直接被批准为研究型大学,而如果依照现有制度,这个时间将超过10年甚至20年。上海纽约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则成为独立法人大学,可以真正被称为“体制外大学”,而之前的中外合作办学均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在大学与社会、政府关系方面,这些学校创建了一种法制化的契约模式。
 
南方科技大学把理事会作为沟通大学与社会和政府的桥梁,深圳市政府颁布了《南方科技大学管理暂行办法》,从而把大学与社会和政府的关系建立在法制的基础之上。上海纽约大学亦将组建自己的董事会,以协调大学与社会和政府的关系。在大学内部治理方面,这些大学同样探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南方科技大学依规成立了具有实际职责的学术委员会、教授会。很明显这些举措均是对中国现有大学治理模式的一个重大创新。上海纽约大学将基本套用美国纽约大学的治理模式,校长由华东师范大学校长俞立中担任。
 
在招生方面,这些大学将最大限度地行使大学自主权,突破中国大学目前的招生模式,进行自主招生的探索。南方科技大学首批45名学生没有参加高考,完全自主招生入学。今年,南方科技大学将采取“以高考为基础的自主招生”方案,学生的高考成绩将占总成绩的40%,平日成绩与南科大的综合能力测评成绩则各占30%。上海纽约大学将在2013年正式招生,招收的中国学生将占50%以上,高考成绩虽是一个重要参考指标,但将积极借鉴美方的学生评价考核方式。在教师聘任方面,这些学校均实行全球招聘;在学生授课方面,均采取全英语教学等。所有这些举措,正伴随着良好的声誉逐渐发酵,形成中国高等教育的“鲶鱼效应”。
 
虽然体制内大学与体制外大学都在积极探索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道路,但它们之间还是有明显的不同。在出资建设方面,体制内的南方科技大学由深圳政府出资建设;上海纽约大学则由浦东区出资,纽约大学主要贡献的是管理理念和教学资源。在大学与社会关系方面,南方科技大学实现的是理事会制,政府仍将会对大学施加较大的影响;上海纽约大学则实行的是董事会制,政府和社会对大学的影响将会得到有效限制。在招生方面,南方科技大学是国内招生;上海纽约大学则是全球招生,只是中国学生将占50%以上。在教师聘任方面,南方科技大学实施全球聘任,上海纽约大学虽然面向全球招聘教师队伍,但主要以纽约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师资为主。在教学过程与毕业环节,两校也有很大不同。南方科技大学没有规定严格的海外游学经历,毕业后取得南方科技大学毕业证书;上海纽约大学则规定学生本科期间将有1~2个学期的海外游学经历,毕业后可拿到纽约大学和上海纽约大学两校的毕业证书。
 
当然,在这些学校探索中国大学发展模式的同时,其自身也在随着外部环境的要求而作了变通处理。比如南方科技大学立志要去行政化,其副校长却明确了行政级别;实施理事会治理,却又必须遵守中国高等教育法“高等学校实施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一强制性规定;坚持学术自治,学术委员会和教授会并没有实质性的决定权;坚持自主招生,却又不得不把高考作为一项主要评价依据等等。上海纽约大学也会存在这样和那样的“不得已”,其董事会治理模式也注定不会与美国纽约大学完全相同,一定会加入中国元素。但所有这些都不会影响这些学校履行“高教改革试验田”使命。
 
从国内外大学发展的实践来看,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一是制度,包括大学与社会、政府的关系制度和大学内部的治理制度;二是资源,包括人、财、物的拥有程度;三是师资,即是否具有一支一流的大学教师队伍;四是学生,即是否能录取到最好的生源;五是文化,即是否有一个求真、自由的大学文化氛围。这些大学无疑在以上这些方面都作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一些令人欣喜的成绩。这些学校的贡献将注定会影响中国高等教育的今天和明天。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佳)
】【打印】【关闭

诚邀关注高分子科技

群英聚首承担项目
更多>>科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