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中国半数科技成果沦为“展品” 产业化严重偏低
2011-01-19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我国科技投入和科技成果数量近年持续快速增长,但科技成果转化率和产业化率仍然严重偏低。记者近日在北京、陕西、江苏等地调研了解到,在一些地方和领域,应用型科研尚未完全遵循市场导向,产学研用结合存在“拉郎配”现象,新产品产业化服务体系也很薄弱。科研立项、成果转化和市场开发三大环节尚存运转瓶颈,使大量科技成果成为“展品”,科研价值难以形成生产力。
 
半数科技成果成“展品”
 
在记者调查中,大部分专家反映,我国每年取得的科技成果,大约有一半是不可转化的,其中相当一部分本来为了应用的技术成果,但因为在科研立项的时候就“脱离了实际”,成果鉴定之后,只能束之高阁成为“展品”。
 
经过改革探索,高校、科研院所原先相对独立、封闭的科研体制已经有所改善;成果转化机制不断创新,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化推广逐步打通;科研活动的社会化程度也越来越高,科技投入和成果产出的主体逐渐多元化。近年来,我国科技经费投入以每年20%左右的比例增长,年投入额达到4600多亿元,每年取得的科技成果有3万多项。然而,不容回避的是,目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和产业化率“两低”的局面依然没有明显改观。
 
在去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副主席、中科院院士王志珍在发言时指出,目前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大约在25%左右,真正实现产业化的不足5%,与发达国家80%转化率的差距甚远。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周治平说:“我国一些应用技术研究的首要目标是国内一流、世界领先,而不注重实用价值,立项开始就决定了只能是‘展品’。比如,32纳米的芯片处理器制造技术,英特尔已经推出,我国科研部门也准备投入研究。然而,根据目前的立项要求,就算我们研究出来尖端的32纳米技术,与之配套的光刻、薄膜沉积、化学抛光、离子注入等生产工艺也根本不具备,技术变为成果十分渺茫。”
 
西安交大技术转移中心主任席保锋说,目前我国许多科研活动的开展以申报项目、开展研究、报奖、鉴定为主,科技成果的数量主要表现为:成果鉴定、各级获奖、专利,而不是以最终形成产品、商品来认定和评价,难以促使科研活动更好地联系实际。这种评价体系重视了科技成果的“技术价值”,而忽略了“市场价值”。
 
“夹生”技术难消化
 
产学研用相结合,是应用技术研究突破中试环节,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关键。记者调查发现,因为企业与科研机构,特别是高校的价值体系不同,一些产学研合作“重形式、轻内容”,产生了许多难以消化的“夹生”技术,这是造成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另一原因。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建立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然而长期以来,科研人员的技术,从实验室成果变成产品,往往需要大量投入,进行一系列市场化导向的研发,企业并不一定很看好。北京依科曼生物技术公司董事长杜进平说:“比如科研机构研究出一种生物农药配方,理论上很好,但其生产成本、使用便捷程度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企业就会看不上。”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佳)
】【打印】【关闭

诚邀关注高分子科技

更多>>最新资讯
更多>>科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