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浙大教师管理改革尘埃落定 校长杨卫首次直面质疑
2011-01-06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记者:有的人不想去“教学为主岗”,想去“教学科研并重岗”,怎么办?
 
杨卫:并不是所有的院系都有纯教学岗。教学岗位的数量是由本科生院根据需求设置的,作为研究型大学,我们也不希望有太多纯教学岗,研究和教学是要在一起的。在各类标准下,有针对不同类型岗位的遴选委员会,在尊重教师们自己的选择的基础上进行遴选。
 
现在又出现另一种观点,说有些人上课很好,学生很欢迎,但是学术可能一般。这样的教师适合纯教学岗。我们还是希望这些教师也做一些研究,这样可以去应聘教学科研岗。
 
记者:如何评价不同学科之间教师的工作业绩?
 
杨卫:以前薪酬统计很大一部分是研究业绩,多为定量指标。按这类定量公式计算以后,文科处于不利的地位。文科没有很多奖,专利也很少,发表SSCI论文也很难。这次我们降低了业绩岗酬在整个薪酬中的比重,加大了岗位薪酬的比重。前不久我和人文学院的教师座谈,教师们很拥护。现在的政策实行后,文科的教师岗位津贴上升的幅度远大于学校的平均水平。
 
对研究型大学来说,研究业绩考核是“双刃剑”,有好的一面,也有负面影响。为了研究业绩,有的教师可能把一篇论文拆成几篇,分开发表;有的教师不愿进行长线研究,喜欢搞“短平快”的项目。实际上,对于那些具有研究惯性的教授来说,业绩考核反而影响了其科研自主性。
 
支持年轻教师建立学术人脉
 
记者:一些人抱怨,浙大一方面压缩现有教师编制,一方面又在加大人才引进。会不会有“外来的和尚会念经”的错觉?
 
杨卫:目前浙大有些高水平教师已基本达到世界一流大学的水平,但低水平的教师与国外一流大学的起点水平却有很大差距。这从这几年的人才引进中看得很清楚。有的时候,同一个评审组,上午参加本校教师晋升教授的职称评审,下午参加引进人才晋升副教授的职称评审,感觉他们的差距并不大。
 
浙大是中组部海外人才的创新基地之一,包括“千人计划”人才,我们已经引进了29位。学校开辟了绿色通道,对于引进的海外人才讨论职称晋升3个月一次,而学校常规讨论职称是一年一次。前一段时间浙大实行“三三制”,每个单位进来的新教师,至少有1/3要从海外优秀的学校引进,1/3从国内“985”大学招聘,还有1/3从本校的博士中选聘。
 
记者:这会不会让本土的博士有受挫感?
 
杨卫:我们有各种各样的计划,使得本土的博士任教以后能有一定的机会出国进行交流。我们规定,要提升职称必须要有比较长时间的国外交流或者进修的经历,现在的要求是半年,今后可能要延长到一年。对于年轻的教师,他们刚开始工作时往往还没有科研绩效,学校针对他们制定了任教前3年的专门补贴,每年两到三万元,使他们一开始不至于生活水平很低。这个阶段后,科研工作步入正轨,就会好一点。另外,我们有“新星计划”、“紫金计划”、“后新星计划”等支持他们出国进修,支持他们建立自己的学术人脉。
 
记者:在职称、科研、住房等具体问题上,和引进人才相比,本土的年轻教师是否处于相对劣势?
 
杨卫:关于职称问题,我觉得中国的情况不是晋升职称太难了,而是实际上还不够难。国内一般来讲博士毕业3年以后,达到一定的业绩就可以申请副教授。国外来讲,这种情况刚刚能申请助理教授。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在国外做助理教授的,到国内应聘教授;在国外做博士后的,到国内应聘副教授。
 
在科研方面,我觉得本土培养的人才倒不一定呈劣势。国内培养的人一般都参加了某个团队,他有一个团队可以依靠,无论申请项目,写论文找合作者,在这些方面,他们比国外新进来的人有一定的优势。
 
记者:如何促进本土教师和引进人才之间的和谐共处?
 
杨卫:目前浙大的薪酬体系是两种。一种是现在的组合薪酬制,另一种是对一些引进人才采用年薪制,一人一议。从长远来讲,两套体制并存并不能持久。因此,大批引进国外人才也是不可能的,工资水平还没达到。只能少量引进,把整体教师队伍的水平带动起来。在实行一段双薪酬体制的经验后,再看看有没有办法在宽带薪酬制的框架下把两者结合起来。
 
我们希望加大力度,吸引年轻人到浙大来成就事业,提升整个教师队伍的水平,同时希望他们能够和现有教师队伍和谐发展。
[上一页]  [1]  [2]  [3]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佳)
】【打印】【关闭
相关新闻

诚邀关注高分子科技

群英聚首承担项目
更多>>科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