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大学单干户朱清时: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不亦悦乎
2011-01-04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朱清时很可能成为2010年度中国最“给力”的大学校长——他被媒体和网民誉为中国高校改革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
 
作为深圳南方科技大学(简称“南科大”)校长,朱清时在2010年12月高调宣布:南科大不再继续等待中国教育部下发“招生许可证”,立即开始“自主招生,自发文凭”。敢为先的南科大是否会成为“南柯一梦”?朱清时能否回答“钱学森之问”?
 
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不亦悦乎
 
“想在大陆办一所这样(像香港科技大学一样)的大学,必须找朱清时。”这是香港科技大学原校长吴家玮和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杨福家的共同看法。
 
综合杭州《钱江晚报》、北京《京华时报》报道,2007年,深圳市政府将建设南方科技大学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参照模板正是香港科技大学。第二年,一份200多名候选人的名单摆在校长遴选委员会主任面前,其中就包括中国科技大学前任校长朱清时。
 
朱清时拒绝多次邀请,直到被一句话打动,“深圳的条件这么好,这会是你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业。”2009年教师节,63岁的朱清时放弃已规划好的闲适晚年,接过了聘书。
 
朱清时上任时申明了建校原则,其中包括“去行政化”与“教授治校”。早在1917年,北大校长蔡元培就提过类似的治校理念,但直至今天,这些看上去很美的口号还是停留于“口号”。
 
中科大10年未能完成的理想,能在南科大实现吗?朱清时说,“我已经64岁了,想再拼搏一次,看看去行政化能走多远。这肯定会成功,但不一定是我。”
 
在等待中国教育部批复3年无果后,2010年12月15日,南方科技大学官方网站刊登了朱清时致报考南科大考生和家长的一封信,信中宣布:在没有获得招生许可证的情况下,南科大决定自主招生。
 
朱清时此举无异于向中国现行教育体制宣战。当晚,他像往常一样吃了安眠药,却依然无法入睡。
 
12月18日,咨询现场异常火爆。原本只安排了一场自主招生会,却由于报名者爆棚,临时改成了3场。这让朱清时有些意外。
 
朱清时当晚终于不用吃安眠药入睡了,酒量相当大的他和同事痛饮一番,大呼,“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不亦悦乎。”
 
再招,实验室就像下饺子一样
 
朱清时毕业于中科大近代物理系,此后自学化学,又成了化学界的翘楚。1968年,他被分配到了青海,做了换高炉里耐火砖的修炉工。
 
1974年,朱清时自荐回到中科院。1979年,朱清时成为中国大陆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出国留学人员中的一员,1982年回中国。1994年9月,朱清时调到中科大化学系任教。48岁的他在兜了一大圈之后,又回到母校。1996年上半年,朱清时出任化学与材料学院院长。短短数月后,他就出任中科大副校长。1998年6月,朱清时出任中科大校长。4年不到的时间里,他即从教员“扶摇直上”,登上校长宝座。
 
不过,始于1999年的全国高校扩招潮,成为朱清时的一个难关。
 
1990年代初,中科大每年本科招生约900人,到1999年前后逐渐增至1300人,并于2001年招收创纪录的1860人。负责该校招生的吴国华回忆,某天,一位教育部人士致电称,中科大招人太少,让别的高校不好办。朱清时当时开玩笑回应:“再招,中科大的澡堂和实验室,都将像下饺子一样。”
 
此后5年,中科大逆势而为,坚持每年招收1860人,不再继续扩招。在扩招成风的时代,中科大像是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一个“异类”。此举虽有争议,但朱清时最终成功连任校长。而在他之前,只有首任校长郭沫若曾获连任。
 
2008年春天,朱清时把中国教育比作一辆高速飞驰的火车,“方向开错了,但所有人都坐在车上不肯跳车”。当年9月,朱清时卸任中科大校长。任此职整整10年的他离任之际,留下了这样一句话,“做校长,重要的不是我做了什么,而是没做什么。”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佳)
】【打印】【关闭

诚邀关注高分子科技

群英聚首承担项目
更多>>科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