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十一五”我国科研院所转制改革成效综述
2010-12-21  来源:科技日报

    宁夏林业所,这个地处西北内陆的科研院所,经历了从濒临破产到起死回生的“涅槃”,把林业这个原本略显弱势的产业经营得红红火火;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这个曾经找米下锅、举步维艰的院所,通过创办产业和改制上市,一跃成为行业翘楚,企业资产增值10万倍……

  10多年来,这样的故事不断发生。正是科研院所转制改革带来的创新动力,引发了“破蛹化蝶”般的蜕变。

  “从1999年开始,全国先后有1300多家应用开发类院所完成了企业化转制。这些院所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科技与经济结合紧密了,院所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化能力增强了。”12月20日,科技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翟立新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透露,“十一五”期间,260多家中央级转制院所获得国家部委的纵向科技经费约150亿元,是“十五”的1.7倍;来自企业的横向技术服务性收入达768亿元,是“十五”2.3倍;向行业企业转让技术成果累计16000多项,受益企业近10万多家。

  从“等靠要”到向市场要效益

  技术开发类科研院所企业化转制,是我国科技体系结构的重大调整,是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院所转制后,改变了大量产业类院所游离于企业之外的状况。”翟立新说,改革前,我国科技资源主要集中在院所和高校,通过转制改革,相当一部分院所转制后成为企业的研发机构。全国独立科研院所数量由改革前的近5000家,减少了近1/4,精干了科研队伍,优化了科技体系结构,增强了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到目前,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比重和企业研发人员占全国研发人员总量的比重,均达到了70%以上。

  院所转制改革还激发了创新的活力。江苏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人这样描述改制前后的对比:原先事业体制下是“等、靠、要”,现在变成了到市场中找饭吃;过去是“铁饭碗”,现在是“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就要努力找工作”;过去比劳动时间、比吃苦耐劳,现在比工作效能、比创新精神……

  发生蜕变的不止江苏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院所转制后,科研开发从过去依靠政府给项目转变为主动面向市场找项目,强化了技术开发的应用导向,科研开发与市场需求的结合更加紧密。”据翟立新介绍,目前大部分转制院所已基本建立起科技型企业的运行制度, 90%以上的院所建立了企业会计制度和全员劳动合同制度,90%的以上的院所加入了企业社会保障体系。同时,院所在转企的同时推进了改制,以产权多元化和规范法人治理结构为重点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促进科技与资本市场的融合,目前大部分中央级转制院所对下属企业实行了公司制改造,已有中联重科、烽火科技等30多家转制科研机构的骨干企业成功上市融资。此外,科技人员的收入明显提高,由于推行了科技成果转化的股权激励办法,很多骨干科技人员拥有了企业个人股份,激发了他们转化科技成果的积极性。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佳)
】【打印】【关闭

诚邀关注高分子科技

更多>>最新资讯
更多>>科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