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010中国高等教育十大事件盘点
2010-12-07  来源:科学时报
 
高校结盟自主招生:减负?加码?
 
事件回放:
 
2011年高校自主招生引起广泛关注:短短数天,“清华系”7校、“北大系”13校、“理工系”8校,近30所中国顶尖大学上演了一场“结盟”大戏,呈“三国鼎立”态势。
 
2010年11月21日,北京大学(含医学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南开大学和香港大学7所综合性知名大学宣布,在2011年实行联合自主招生。随后,山东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兰州大学6所综合性大学决定,参加2011年中国综合性大学自主选拔录取联合考试工作。13所综合性大学也同时发布了自主选拔录取联合考试时间,定为2011年2月20日。
 
2010年11月25日,北京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西北工业大学8所高校宣布,将在2011年的自主选拔录取中实行联考,将联合命题、统一组织笔试并共享考试成绩。
 
2010年11月26日,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7校确定了2011年自主招生统一考试时间为2月19日。
 
2010年11月,北大11位教授就本科招生致周其凤校长的一封公开信,建议进一步加大本科招生改革力度,尝试采用“高考成绩与本校专家面试相结合”的招生选拔方式,或许具有突破性意义。
 
点评:
 
有评论指出,三大阵营联考确实可以减少考生“赶场”的次数,但另一问题也随之产生,一个联考同盟内的成员越多,联考规模越大,对考生而言,这一考试的重要性也就越大,为之付出的精力自然也会越多。而最让人担心的是,所谓自主招生联考,不过只是应试教育的加码。
 
高考研究专家王极盛认为,相对于过去“一考定终身”的模式,以联考为模式的高校自主招生无疑是一种进步。至于选择,首先家长要了解孩子,不要什么机会都不放过,要根据孩子的志向、兴趣、抱负、特长,包括家里的情况综合考虑去选择。
 
似乎每项有关高考改革的措施出台或提出后,都会承受好评与质疑的煎熬。有评论指出,能否建立灵活、多元的招生制度,不仅关系到人才选拔,而且对基础教育改革也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在一片质疑声中也能听到另一种呼吁:应当赋予高校自主招生更大的空间,使更多的“偏才”、“怪才”脱颖而出。作为一项招生新政,高校自主招生在很多方面还需要完善,这一点毋庸置疑;但一味地求全责备,不如以一种平和的心态,使其“走两步”看一看,看看这条道能否走得远,走得通。
 
“卓越计划”启动:造就卓越工程师
 
事件回放:
 
“拥有最好工程人才的国家占据着经济竞争和产业优势的核心地位。”美国工程院院长查尔斯·韦斯特如是说。
 
目前,我国开设工科专业的本科高校1003所,占本科高校总数的90%;高等工程教育的本科在校生达到371万人,研究生47万人。我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工程教育大国。如何能够让中国的工程师“卓越”起来,已成为工程教育界乃至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2010年6月23日,教育部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旨在“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优势,增强我国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
 
“卓越计划”实施的专业包括传统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相关专业,将适度超前培养人才;实施的层次包括工科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三个层次,培养现场工程师、设计开发工程师和研究型工程师等多种类型的工程师后备人才;实施期限为2010年~2020年,参与计划的全日制工科本科生要达到10%的比例,全日制工科研究生要达到50%的比例。
 
点评:
 
天津大学校长龚克指出,要使今天的大学生成为将来的“卓越工程师”,必须打牢综合素质基础。
 
龚克认为,所谓“卓越”就是素质高,要在素质教育的框架中结合工程人才的特殊要求来确定“培养要求”;其次,必须形成开放的培养体系,向社会开放、向世界开放;最后,必须突破评价瓶颈。
 
教育部副部长陈希指出,产学研结合是工程教育的本质要求,高校要从学校的内部培养走向开放的校企合作培养。
 
中南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黄伯云心目中的“卓越计划”有一个关键词——实践。“实践不仅能使学生增长经验、把学到的知识与社会需求对接,而且能够触动学生心灵,使其产生开拓创新的激情。经过实践历练的学生拥有的是活的能力,而非死的知识,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中国工程院院士左铁镛坦言:“工程教育普遍缺乏创新性和实践性,一直是困扰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与发展多年的难题。”
 
左铁镛表示,过去,我们的高等工程教育模式深受苏联、美国以及德国等诸多国家的影响,现在我们更需要在借鉴国外优秀经验的同时,主动探索适应我国国情的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从根本上讲,实施“卓越计划”,不仅是工程教育的事,更是中华民族振兴大业的需要,需要科技界、教育界和企业界携手合作,共同应对。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佳)
】【打印】【关闭

诚邀关注高分子科技

群英聚首承担项目
更多>>科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