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010中国高等教育十大事件盘点
2010-12-07  来源:科学时报
编者按:
 
我们即将告别2010年。在年末,让我们一起回顾中国高等教育走过的这极不平凡的一年。
 
2010年,有未来十年中国教育改革路线图的诞生,有让未来工程师“卓越”起来的计划的启动,有顶尖大学上演的“结盟”大戏,还有求答“钱问”的首届创新中国论坛的成功举办。
 
“根叔”、“凤哥”让校园内外雀跃不已,我们似乎看到了以学生为主的精神的回归。而南方科大筹办3年还拿不到“准生证”,又让我们不禁为朱校长的“实验”捏把汗。
 
清华因大楼,“火”了;上海大学的学生因毕业证上不会再有“钱伟长”,哭了;一次次抄袭,让学术良心“黑”了;段永平向人大捐3000万美元,被赞了,张磊向耶鲁捐8888888美元,被骂了。
 
这些事件,未必能拼出中国高等教育这一年的全貌,但可以从中窥见一斑。
 
《教育规划纲要》颁布:不仅仅是一纸规划
 
事件回放:
 
备受关注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于2010年公布,这是一份未来十年中国教育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
 
作为中国进入21世纪后的第一个教育规划纲要,《教育规划纲要》研究制定于2008年8月启动,2010年3月1日,《教育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发布,并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历时一个月。
 
2010年7月29日,新华社受权发布《教育规划纲要》,其由序言、总体战略、发展任务、体制改革、保障措施和实施组成,共22章、70条,约27000字。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了今后10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目标: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根据《教育规划纲要》,我国将开展人才培养体制、考试招生制度、办学体制、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扩大教育开放。
 
据统计,在征求意见稿发布时,有21处“逐步”。正式文本中“逐步”减少为18处。其中,比较关键的减少为,将征求意见稿中的“探索建立符合学校特点的管理制度和配套政策,逐步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修订为“随着国家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推进,探索建立符合学校特点的管理制度和配套政策,克服行政化倾向,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据分析,这里少了一个“逐步”,无疑体现了取消学校行政级别,改革学校行政化管理模式的坚定决心。
 
点评:
 
教育部原副部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周远清总结了《教育规划纲要》的四个亮点:第一个亮点是目标非常明确,开宗明义讲要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把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作为纲要非常重要的目标。第二个亮点是要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的高水平高等学校。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的大学,建设一批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大学。第三个亮点是各级各类教育都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作为改革发展的核心。第四个亮点是整个教育要上一个新的台阶。到2020年要基本普及学前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这对中国来说是很大的提高。
 
教育部原副部长吴启迪认为,《教育规划纲要》不可能一揽子解决所有问题,尤其是中国这样一个正处在迅速、巨大变化中的国家。但国家这么重视,至少在规划制订过程中了解了公众对教育的期望和一些特别希望解决的问题,纲要中多少有所涉及。有了措施,对教育绝对是个推动。但教育现代化的目标,仍然任重道远。
 
而人们更为关注的是,目前《教育规划纲要》所设定的教育发展和改革目标、举措能否真正落实。对于已经确定的改革目标,进一步明确改革的主导者、途径与手段,加快推动其实施的进程,显得至关重要。
[1]  [2]  [3]  [4]  [5]  [下一页]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佳)
】【打印】【关闭

诚邀关注高分子科技

群英聚首承担项目
更多>>科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