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理工大学校长朱新才:有特色,才能奔“一流”
2010-11-03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记者:学校用什么保证这些发展目标的如期实现?
朱新才:弘扬和传承重理工精神,深入实施“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及科研发展等四大战略是根本。
实施这四大战略的过程,也是进一步明确定位、凝炼特色、引领发展的过程。比如通过“质量立校”,我们将力争新增2-3个兵工专业,突出专业特色培养亟需人才;通过“特色兴校”,我们将切实加强重庆汽车学院和重庆知识产权学院建设,紧密结合重庆市支柱产业和兵工战略性产业发展方向,打造车辆、电子、材料、装备制造等特色工科学科群;跟踪IT产业、新兴能源化工以及生物医药等支柱产业,积极培育计算机技术、化学化工、生物医药和知识产权等新兴及交叉的潜力学科群。
我们坚信,引进一名大师远比建一栋大楼更有内在价值,我们将力争每两年引进1名国内外一流的专家学者、引进100名优秀博士、引进1个创新团队,同时实施青年教师博士化计划、青年教师能力提升计划、中青年教师海外进修计划、科研及管理骨干海外进修计划等4项计划;我们还将力争在3-5年内建成5个与国防军工或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科研特色方向,使学校真正成为具有兵工行业特色的高校。
打造独具特色的“重理工人才生产线”
记者:高校最根本的任务还是培养人才。重理工的特色在哪里?
朱新才: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和学科体系,总会或多或少给师生打上“母校”的烙印。
我们学校的彭东林教授获得国家专利金奖后,今年又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最近,他又与我国最大的测量公司共同投资3000万元,推进科研成果产业化;杜长华教授有关微焊接材料的研究成果已在重庆西永微电子工业园落户,企业投资近3亿元,预计年产值将达到7个亿。石晓辉副校长是汽车零部件制造和检测技术方面的专家,他们和重庆科学技术研究院共同成立的汽车零部件研发中心,每年的产值也有好几个亿。
仅2010年,我们就拿到了7个硕士一级学科、一个国家精品课程和一个国家教学团队、两个国家特色专业,学校教师拿到的国家自然科学资金项目比去年翻了一翻,达到历史最好水平。这说明我们的科研队伍是有鲜明的“重理工特色”的。
我们以车辆工程为龙头打造了包括汽车、电子、化工、新能源等一批特色和优势学科。汽车营销网络和汽车物流,是世界发育最完备、规模最庞大的营销网络和物流系统,我们又依托汽车摩托车的学科优势,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和物流等专业打造成特色和优势专业。
我们不仅依托特色寻找到了学科发展的新增长点,在低碳经济、新能源技术和政策研究方面抢占了先机,而且使自己的学科特色更鲜明、特色学科更完善,也使自己的专业人才培养更具“重理工特色”。
每一所大学,都有自己独特的精神和文化。重庆理工大学历经七十载,形成了“自强不息,求实创新”的“重理工精神”。在新的战略机遇期,我们也加大了传承重理工精神和三大文化广场、四大文化品牌、六大文化阵地等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的力度,着力打造“西部可展示的生态的人文的和谐校园”。我们希望所有的师生,无论在专业上还是气质上,都是具有“重理工特质”的优秀人才。
朱新才:教授,重庆理工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先后主持承担了“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等国家和省市课题11项,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教学成果奖以及省部级科技和教学成果奖11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7项,主编教材3部,在《动力工程》、《重型机械》等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兼任中国力学学会流体控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高等学校机电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副主任、中国金属学会机械工程学科教学研究学术委员会委员等职。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