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陈宜瑜:培育高水平创新团队 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
2010-08-20  来源:科技日报

  二、创新群体基金资助为我国基础研究创新团队建设积累了新鲜经验

  创新群体基金实施以来,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取得了显著成效,得到科技界的广泛关注和大力支持。10年来,创新群体基金投入经费总额达到16亿元,共资助创新群体225个,其中获得第二期和第三期延续资助的群体分别为139个和22个。创新群体学术带头人(资助时)的平均年龄为45.74岁,其中199人为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资助者,占总数的88.44%。他们有的为在重要科学前沿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做出了重要贡献,有的为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中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做出了显著贡献,群体为国家宏观决策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2003年以来共有38位群体的学术带头人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6位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实践表明,创新群体基金为培育创新研究团队,培养科技领军人才,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回顾创新群体基金十年的资助工作,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是必须坚持科学目标引导。凝练科学目标是构建创新群体的重要前提。科学发展日新月异,只有敢于在科学的发展中担当引领者,瞄准和冲击科学前沿,才能实现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创新群体是高端创新人才聚集的平台,必须坚持高起点,瞄准科学前沿和世界一流水平,紧密结合国家战略需求,树立“敢为天下先”的前瞻意识,从群体的科学积累、科研能力和队伍状况的实际出发,凝练具有战略意义的科学目标,勇于抢占科学发展制高点。只有坚持以科学的目标引导群体,以共识的方向凝聚群体,以创新的使命激励群体,才能通过持续的支持不断形成自身学术优势和特色。当然,清晰的科学目标,源于群体学术带头人的智慧、学识、经验与远见。

  二是必须坚持发挥团队合力。创新群体获得资助只是表明这一群体具有创新合作的潜能,能否真正成为勇于冲击世界科学前沿的突击队,必须切实加强团队建设。因此,在创新群体的资助管理过程中,要注重探索新的科研管理机制、新的科研资源配置方式、新的科研任务分配模式,大力促进群体的实质合作和深度交流,注重培育继承、协作、开拓、创新的团队文化,形成较为合理的学缘结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构建具有高度凝聚力、能够冲击世界科学前沿的学术团队。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把培育团队文化贯穿于创新群体建设的全过程,贯穿于创新群体管理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完善创新群体资助机制的各个方面,不断形成和谐融洽、开放创新的文化氛围。

  三是必须坚持促进学科交叉。科学前沿的重大突破,重大原创性科研成果的产生,大多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结果,很多新兴学科也大多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产物。随着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交融综合的不断发展,促进学科交叉已成为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对科学研究的组织形式和资源配置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创新群体基金资助模式为不同学科的交叉、渗透提供了条件,促进了不同学科背景的科学家利用创新群体的平台,在共同科学目标的引导下,融会贯通、取长补短,产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并最终产生创新成果。

  四是必须坚持加强协同配合。创新群体的管理和服务重心在基层。在资助管理中,我们注重发挥和调动群体所在依托单位参与建设、促进发展的积极性,加强协作沟通,及时解决创新群体在研究工作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共同为创新群体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合力营造鼓励群体能干事业、支持群体干成事业、帮助群体干好事业的外部环境和良好氛围,使创新群体能够心无旁骛地开展创新研究。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佳)
】【打印】【关闭

诚邀关注高分子科技

更多>>最新资讯
更多>>科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