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高等教育改什么
2010-08-17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时隔11年,全国教育会议再次召开,新的一轮教育改革即将拉开大幕。
联想此前不久发布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下称《人才规划》)以及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并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下称《教育规划》),人才强国、发展教育、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无疑已成为未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指南针。可是,高等教育要改什么?怎么改?
《教育规划》提出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到2012年要将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提高至4%,同时要求最终取消高校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去行政化”可以说是高教改革的重要部分,但是不是全部。
众所周知,上个世纪最后10年是我国大学飞速发展的10年,1998年浙江大学开启大学合并之先河,1999年大学“扩张”正式开始,从此中国大学走上了规模飞速扩张的快车道,高等教育人口比例偏低局面的逐步扭转,人才活力竞相迸发现象出现的另一面就是人才评价机制失衡、大学精神缺失、学术腐败滋生蔓延等等。“钱学森之问”成了国人之痛,如何才能建设真正的世界一流大学,如何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进取精神的人才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无法避免而必须解决的问题。
《教育规划》提出,今后10年,高等教育总规模从2900万增加到3550万,在笔者看来,高等教育承载着我国“人才强国”、“科技强国”的梦想和希望,除了在高校的管理上必须革陈推新外,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是重中之重,也是高等教育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
什么是大学?蔡元培说:“囊括大典,网罗众学之学府也。”梅贻崎则说:“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竺可桢说:“教授是大学的灵魂。”而什么是人才?在《人才规划》中是如此定义的: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相比较之下,从上世纪最后10年一直延绵至今的大学怪现象就是:大学校长以盖大楼为发展成绩,大学教授则是以论文数量论英雄,硕博士苦读几年没有论文也不能毕业。
武汉大学原校长刘道玉曾指出:“中国教育需要一场真正的变革。”可以说,以贫富来划分学校、以论文评价人才的高等教育已经到了改革的十字路口。大学校长、系主任不能仅以为学校拉来多少科研经费,盖起了多少楼房为成功与否的评价标准,而教授也必须切实关注学生们的成长与成才。在《人才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创新人才评价发现机制,克服唯论文倾向。著名人才研究专家王通讯教授在解读此次人才规划时专门提出,唯论文论是极为不合理的,对老师这么要求,就会使老师不能专心教书育人,只是一心要发表论文,学术不端、教育质量下滑由此而来。《教育规划》明确提出要把教学作为教师考核的首要内容,把教授为低年级学生授课作为重要制度。在《人才规划》中则指出,要创新人才评价发现机制,克服唯论文倾向。井冈山大学发生的《晶体学报》批量论文批量造假事件,还有层出不穷的研究生论文抄袭甚至全文一字不漏抄袭的现象应该有一个终结了。
这一次教育改革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的契机、新的起点。如果说之前我们扩大高等教育规模,把我国从一个人力资源穷国变成人力资源大国,是改革,那么下一步我国高等教育着眼于提高教育质量,使我国成功转型为人力资源强国更是一场教育革命。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高等教育改革,刻不容缓,大有可为。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佳)
相关新闻
- 首届泰晤士高等教育中国学科评级结果揭晓 | 以学科分类来衡量世界一流大学 2020-07-23
- 泰晤士高等教育2020世界大学排名发布,清华北大领跑亚洲 2019-09-12
- 泰晤士高等教育年轻大学排名:中国大陆六所高校上榜 2019-07-02
- 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发布《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 2020-09-22
- 聚焦高等教育改革:大学如何走出“象牙塔” 2016-11-03
- 教育部最新政策出台,从幼升小到高考全面改革 2016-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