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中国高等教育区域发展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举行
2010-07-20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高等教育区域发展的必然性
 
在现代社会,一些长期发展形成的高度密集的城市群被称为都市圈、城市带,产业群被称为经济圈、经济带,它们具有一种强烈的集聚—溢出效应。吴岩认为,大学集群也同样存在这种集聚—溢出效应。
 
中国大学集群所带来的科技文化知识集聚的效应也非常强大,吴岩以北京为例解释,北京高等教育是世界上高等教育资源最丰富的少数几个特大型城市,大学集群的聚集—溢出效应最为典型。“这种效应表现在区域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知识创新、文化传承、社会服务对其区域和整个国家发展产生的辐射和影响。随着区域间高等教育相互开放、彼此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区域高等教育的溢出效应会不断扩大和增强。”吴岩说。
 
中国高等教育学科奠基人、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授潘懋元认为:“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型,区域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区域发展是必然的。”
 
潘懋元解释,高等教育地方化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说高等教育要适应地方经济发展,为地方发展服务,使之成为地方的文化科学中心;二是说高等教育管理权属于地方,并以地方财政拨款作为办学资金的主要来源。其中第一个含义是本义,是主要价值所在;第二个含义是必要条件,只有具备管理与财政地方化条件,才有可能达到为地方服务的实质性目的;只有以地方发展服务作为价值取向,才能使地方具有高等教育管理与拨款的积极性。
 
潘懋元回顾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地方高校的发展状况:由于改革开放,中国地方高校在上世纪80年代发展迅速。这一时期地区高等教育的理论研究十分活跃,一些省份纷纷制定地方高等教育发展规划。20世纪90年代,由于中央实行政企分开,100多所中央部委所办高校,分别转制为所在地方的地方大学。1999年高等教育规模大扩展。21世纪之初,高等教育规模大扩展,增办的高等学校,一般均属地方大学。2002年开始,地方学校第三拨发展,目前全国共有2000多所大学。
 
“地方高校的发展,对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可以说,没有地方高校为地方培养出大批专门人才,承担地方的科研任务,多方面为地方服务,中国的区域经济以及中国的整体经济,不可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潘懋元说。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佳)
】【打印】【关闭

诚邀关注高分子科技

更多>>科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