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大连工业大学发明无水染色技术
2010-06-23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布料染色需要水,水的排放就会给环境造成污染。大连工业大学纺织学院郑来久教授与大连光明化工研究设计院合作完成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无水染色技术与工程化设备”和“散纤维及成衣制品无水染色”科技成果,就用二氧化碳取代了水在染色中的作用。昨日辽宁省科学技术厅举行了对此科技项目的鉴定会。

  我国是严重缺水的国家,水污染使资源短缺问题变得尤为突出,其中,纺织染整业污染是主要污染源之一。为解决纺织染整业造成水资源严重污染这一难题,早从2001年起,大连工业大学的郑来久教授就带领科研团队,在国内率先对天然纤维进行了超临界CO2无水染色技术进行了研究,希望能用CO2来取代水。

  从最初的图纸设计、设备制造再到印染方面的研究,科研团队每天都在没日没夜的工作。郑教授说,在他们科研的8年时间里,无论是科研人员,还是研究生几乎都吃住在实验一线,废寝忘食。安装设备时,更是不分昼夜地调试,直到能正常运行为止。

  “不用水,能染色吗?”“把科研经费用在研究设备上,这不是浪费吗?”来自同行的质疑,让项目负责人郑来久教授感到压力重重。他说,八年的时间,他们的产业化基地经历了从无到有的整个过程。每一个印染环节、每一个机器零件都渗透着团队的心血。截至目前,该项目现已申报发明专利9项,已授权4项,在国内外学术会议及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评价,被认为是印染行业一次“产业革命”。

  中国工程院孙晋良院士说,印染行业用CO2取代水的技术,攻克了传统的染色以水为介质,环境污染严重的技术难题,符合国家纺织染整低碳经济产业政策,实现了染色过程的清洁化生产,从根本上解决了纺织染整业环境污染严重和能源消耗高的共性关键难题,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据专家预测,行业年节水将达10亿~15亿立方米,社会效益显著。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佳)
】【打印】【关闭

诚邀关注高分子科技

群英聚首最新动态
更多>>科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