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无法永葆青春,但须永保清白
2010-06-11 来源:科学时报
“虽然大家都说只重视论文数量和奖励是不对的,但是在介绍优秀的科技人员时,却每每还是以他们在国际顶级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数量以及获得的奖励来衡量,好像无此就不能证明其优秀。这说明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评价人才的观念和标准没有彻底地发生改变。”李立浧说,这是论文造假事件频发的主要原因。
中国科学院院士潘际銮提出,论文造假和想做官是我国学术道德两大问题。就此,李立浧指出,除了将多元化的评价标准真正付诸实践外,我国科技界还应逐步完善科研人员双向发展的“绿色通道”,让优秀的科研人员无论是选择行政方向还是技术方向,都有系统的晋升机制。作为中国南方电网公司专家委员会秘书长,李立浧表示该公司就正在建立和完善这样的机制,让在技术上学有专攻的人才,能够享受到与同等级别的行政人员相同的待遇,为他们的乐岗敬业创造条件。
净化科研环境 院士要做典范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接受采访时说:“选院士,我不发愁没有学术水平合格的人选,我更加关注的是这些人选在道德、学风上是否合格。我国现在不乏很多有才能的科学家,但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下,这些科学家的才能发挥方向不一定对。一些人的主要精力可能放在了通过公关、人情甚至虚报,通过一些‘捷径’来谋求立项、获奖上。这样做毁了一批人。”
钟南山认为,在净化科研环境方面,院士要做典范,这点非常关键。他认为,过去,院士这个头衔的定位主要是一个荣誉和名誉,是对其几十年奋斗后的成绩进行肯定。现在还要求院士当选后,能在其学科领域起到引领和协调作用,带领其所在学科走正确的道路,取得更快发展。
“实际上现在很多院士,尤其是一些比较年轻的院士,当选后对学科发展真的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钟南山强调,院士能否起到正确的引领和协调作用,除了学术水平,道德水平更值得重视。
钟南山表示,其实一直以来的院士评选对道德学风都是很重视的。“如果在道德上有问题,绝对可以一票否决”。比如,有的候选人在开始的评选中排名靠前,但有一位院士反映其在学术道德上存在问题,很快就会引起其他院士的重视;还有候选人因为对过去带自己的老师非常不尊重,最终也被淘汰。
钟南山认为,在院士道德建设方面,建立一定的制度进行严格评估非常必要。他说,曾经有一段时间,院士被提到不恰当的高度,“直到现在还没有完全回归,只是稍微好了一点”。他指出,现在“一个单位出一个院士,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单位的政绩,甚至影响到各个方面”,导致“评院士的动力这么大”。另外,还有些人想通过院士的广告效应来谋取利益。他无奈地表示,自己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多次被人拿来当“招牌”,经常要做相关交涉工作。
中国工程院院士秦伯益告诉记者,院士道德建设不是今年才开始,而是一直都在强调。他认为,在道德建设方面,对院士的要求应与其他科研人员一样,“并无特殊”。
作为一位主动申请退休的院士,秦伯益曾经撰文指出,院士不是花瓶。他希望社会上不要“炒”院士,把院士“炒糊了”,不是国家的幸事。而院士也不要“迁就被炒”。他说:“‘院士’称号凝聚着无数同事的辛勤劳动,凝聚着民族的希望。我们不可能永葆青春,但我们必须永保清白。”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佳)
相关新闻
- 香港科大唐本忠院士团队/武大王富安课题组 JACS:设计一种AIE螺环近红外发射探针用于DNAzyme敏化增强的乳腺癌光热治疗 2024-12-14
- 川大王玉忠院士团队 AFM:可升级回收阻燃泡沫塑料 2024-12-06
- 中科院理化所江雷院士、王京霞研究员团队 AFM:在偶氮苯聚合物薄膜的光驱动连续跳跃机器人方面取得新进展 2024-12-06
-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 2019-06-13
- 上海高校成立专门组织调查学术不端 2014-08-15
- 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座谈会在武汉大学召开 2012-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