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院士无法永葆青春,但须永保清白
2010-06-11  来源:科学时报
关键词:院士 学风建设
“在当前复杂的社会和浮躁的学术环境下,科学道德建设面临挑战,必须引起全体院士的高度重视。”6月8日,在中国工程院第十次院士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再次敲响了院士道德建设的警钟。与此同时,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上,对于社会普遍关注的院士兼职、社会活动频繁等问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主任陈宜瑜也再次强调,广大院士要率先垂范,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科学精神是科学技术的灵魂,而德高望重的两院院士无疑应该是科学精神的生动体现者。目前我国科技界,特别是院士道德建设方面,还有哪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应当如何改进?院士们又是如何身体力行的?围绕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多位院士。
 
院士应自律,不要当花瓶
 
“近年来,院士增选工作受到的干扰有所增加,如候选人或其所在单位‘助选’、‘拉票’行为以及‘集成’、‘包装’等现象,都给评审和选举工作增添了难度,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在中国工程院第十次院士大会上作工作报告时,徐匡迪直言不讳地指出。
 
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韦钰表示:“院士们的今天都是长期艰苦奋斗得来的,其品质都经受了名利的考验。没有抵抗名利诱惑的能力,基本上不可能进入院士队伍。很多人满头白发依然保持着对科学研究的热爱,没有这种精神是不可能走到今天的。”
 
不过,她同时也指出,院士也是普通人,不能以“道德圣人”的标准来要求他们。“现在比较普遍的是人之常情的来往,院士们也不能免俗,这里面有文化的影响。据我所知,院士们比较难以拒绝的是集体和组织出面来找的。有的院士甚至当着很多人的面把送礼拉票的人推出门外。他们最基本的要求是——无论如何,你不能影响我的投票”。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看来,现在的院士选举制度本身是很好的,例如只有获得2/3赞成票才能当选院士,这一做法是对院士群体质量的有效保证。不过,重要的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一定要严格遵照院士选举标准进行选举,现在的一些不好现象,主要还是涉及到利益问题。在推选新院士的过程中,有时也不能严格遵照院士选举制度进行。
 
“希望院士们在选举新院士时一定不要感情用事。”在王梦恕看来,对于新院士的推选,品德是排在首位的,要看这个人是否真正具备社会责任感,是否对人民负责并具备团队精神,其次才是看他的创新点。
 
另外,王梦恕建议,工程院院士应当多考虑从工程一线选拔,因为院士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解决本行业的关键问题。“现在很多工程院院士都是理论出身,不能深入现场,完全听从甲方。现在社会上有种说法,‘1/3的院士能真正到现场解决问题,1/3是不干活的,1/3是来捣乱的’,我听了很不是滋味。”王梦恕说。
 
“院士应当自律,不要当花瓶。”王梦恕建议院士最好避免参加各种非专业的评审会议。目前之所以出现这么多问题,主要还是社会给院士的荣誉太多,把院士捧得太高。其实,院士并不是万能的,专业之外的他们不一定还是专家。
 
王梦恕认为,院士的一个最起码的品德就是敢讲真话、淡泊名利。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佳)
】【打印】【关闭

诚邀关注高分子科技

更多>>最新资讯
更多>>科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