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校企互惠:产学研合作迈入“联盟时代”
2010-06-03  来源:科技日报

  2009年4月,江苏启动实施了科技服务社会“校企联盟”行动,动员全省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广大科技人员深入基层、服务企业,帮助企业应对危机挑战。

  周全法积极响应,带着他的企业主动出击,向全国高校院所发布技术需求。发布会当晚,东北大学冶金物理化学研究所所长翟玉春教授敲开了他的办公室。“给我一年时间,不要你一分钱,等研究成功了我们再谈合作”,翟玉春信心十足地说。

  2009年9月,新华通集团和东北大学签订了铝合金焊接材料的生产合同。半年之后,东北大学成功试制出了样品,一举填补国内空白。新华通集团这边的产业化进程也在紧锣密鼓地同步进行,今年就有望成为一个全新的经济增长点。

  当中国以最快的速度成为了世界工厂的时候,人们终于发现,在经历了粗放型发展后,大多数企业如今正面临着“青春断乳期”:资源相对分散,科技含量不高,技术相对落后,资金跟不上。

  而与企业需求迫切相对的另一边,却是长期以来,我国研发机构的科研成果找不到“出口”,科研力量和企业之间总是难以找到平衡点和一个有效的合作模式。

  朱克江向记者介绍说,江苏推行的“校企联盟”行动包括多种形式,既可以是一个高校院所的单个学科(领域)或团队面向一个或多个企业实施科技服务,也可以是多个高校院所的一批相关学科(领域)或团队集成服务于一个企业或一批企业,形成产学研合作的大联盟,还可以是高校院所与县、乡镇、村或地方、高新园区合作,建立农业科技基地、园区或创新平台等等,其范围不仅仅局限于省内,还可以涉及省外甚至海外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

  校企联盟行动甫一问世,就得到了诸多高校的大力支持。南京大学组织了生命科学、化学化工、环保、材料等方面的30多名专家教授前往连云港共建南京大学连云港高新技术研究院等,使南京大学在高新区、特色产业基地等建设的研发中心达到10家。

  除了企业和高校,“校企联盟”还得到了地方政府的积极响应。自去年3月起,宿迁市就开展了“走进高校院所”产学研对接活动,市领导亲自带队,主动组织20多家企业赴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6所高校签订了10多个“校企联盟”合作协议。

  截至目前,江苏省内外120多个高校院所的3400多个学科团队与江苏企业结对合作,共建立“校企联盟”4011个,服务企业科技人员达15000多名。

  大学教授争入“科技团”

  牵起校企联盟“红线”另一端的高校院所,服务企业的意识也在悄悄转变:科技镇长团、博士团、教授团、技术转移中心、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从外在的形式转变到内在层次的提升,江苏高校院所已经从过去“坐等上门”转向“主动出击”,在产学研合作中与企业“抱团发展”。

  对于常州武进的新誉集团来说,东南大学的“科技镇长团”让企业尝足了甜头。

  2009年,新誉的一批风力发电机组产品出口美国,却发现国外认证时要求对塔筒曲屈强度和法兰螺栓疲劳进行计算,然而国内以前从未做过这方面的工作。

  恰在此时,江苏省第二批科技镇长团派驻遥观镇的科技特派员获知此讯,立即向派出单位东南大学汇报。当年底,学校就派出了一支由五个学院15名教授组成代表团来到新誉集团进行产学研对接。很快,东大机械学院教授帮助新誉集团攻破了计算难关,并且研发出“彼得森算法计算软件”,“以后再对产品进行检测时只要输入参数结果就出来了,”新誉集团副总裁戈亚琴说,“不仅解决了燃眉之急,还可以在今后一系列出口产品中进行试验计算。”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佳)
】【打印】【关闭

诚邀关注高分子科技

群英聚首最新动态
更多>>科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