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常州大学发展助推行业进步纪实
2010-05-24  来源:中国化工报
关键词:常州大学 行业

      
    “装备专业学生学过焊接技术吗?我们希望,学生即便在管理岗位上,也能一眼看出哪些焊接是不合格的。”在常州大学机械学院专场招聘会上,中石化南化公司化工机械厂、上海石化、宁波工程公司等企业纷纷向机械学院院长裴峻峰、主管教学工作的副院长胡爱萍提出了开设焊接课程的建议。随后,常州大学听取了行业意见,立即着手调研,及时修订了培养方案,在2009级装备、机制等专业增加了焊接技术课程,热能和储运两个专业则增加了金属工艺课程。
      
    常州大学是华东地区唯一设有油气储运专业的高校。起初,油气储运专业仅包括石油和成品油的储存与运输,当西气东输工程开工,管道煤气和液化天然气等气体储运成为行业新的增长点时,油气储运专业也在行业的推动下逐步向油气兼顾的方向发展。于是,中石油西气东输工程等都有了来自常州大学的技术骨干。
      
    目前,在中石化扬子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工作的常州大学校友有300多位。其中,处级以上管理人员30多名,科级管理人员100多名。中石化南京设计院7位院级领导中常州大学的毕业生就有4位。在中石化南京设计院的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各科室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中,常州大学的毕业生也是大有人在。据不完全统计,常州大学校友获得国家、江苏省科技进步奖的有近30名。常州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已被评为国家级一类特色专业和江苏省特色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和江苏省品牌专业,应用化学专业被评为江苏省品牌专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油气储运工程专业被评为江苏省特色专业。

  跟进行业 工程实训“心连心”
      
    作为长三角、江苏省唯一以石油化工为特色的高校,常州大学在为行业提供科技服务,开展人才培养方面责无旁贷。同时,企业也迫切需要通过与高校的紧密合作,通过专业的理论学习与实践,对新员工进行上岗培训,对技术研发和管理骨干进行再提高。常州大学通过走进企业、引入校园等形式,在员工工程能力培养、实验实训能力培训等方面也走出了一条紧密结合行业实际的特色服务道路。
      
    中石化上海高桥分公司多次委托该校对新员工进行全面培训,培训内容主要涉及各类实验、实习和实训等,以提高新员工对石化主要生产工艺及流程的感性认识和操作水平。中石化江苏石油分公司、中石化安徽石油分公司委托常州大学培训安全管理干部、基建管理干部、大型油库主任及各市石油分公司经理等。中石化安徽石油分公司副总经理许卫东指出,在常州大学进行系统性、针对性、操作性强的培训课程,公司在干部队伍素质,油库管理水平,员工知识结构等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近期,经过努力,常州大学凭借实力赢得了教育部专家的认可,获准开展工程硕士培养,并获得了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常州大学获批的4个工程领域学科分别是材料工程、动力工程、化学工程和环境工程,他们也都与石油化工行业密切吻合。这无疑为广大石化企业的技术和管理骨干,开辟了一条在技术和管理两方面进一步提高素质和提升能力的新途径。
      
    常州大学目前已成为常州市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内核”,正引领着科技园内220余家研发机构、高科技孵化企业、中介服务机构共同发展。在“经科教联动、产学研结合、校所企共赢”的理念下,常州大学将在新的发展征程中,将“服务行业,服务地方,产学研结合出成果”的特色发扬光大。

[上一页]  [1]  [2]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佳)
】【打印】【关闭

诚邀关注高分子科技

群英聚首承担项目
更多>>科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