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常州大学发展助推行业进步纪实
2010-05-24  来源:中国化工报
关键词:常州大学 行业

    常州大学的前身是南京化工学院无锡分院和常州分院,自创立之初就肩负着为江苏大型石化企业培养人才的重任,原名江苏化工学院。1984年,江苏省人民政府和原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实施联合办学,1992年正式成为原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管理的部属院校,并更名为江苏石油化工学院。随后,学校依托石化、依靠石化、联系石化、服务石化,在与石油化工行业的共生中练就了助推行业进步的创新之“芯”,培养了服务行业的赤诚之“心”。2000年,学校开始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江苏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2002年更名为江苏工业学院,2010年更名为常州大学。32年来,常州大学为行业发展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提供了多层次、立体化的服务。

  依托行业 合作打造特色“芯”
      
    自成立之初,就有大批来自石油化工行业的专家学者,担任常州大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该校充分利用在石油化工行业科技开发的雄厚实力,努力打造创新科技服务体系,始终把服务石油化工行业作为自己应尽的义务,与中石化、中石油所属的60余家国家大型、特大型能源支柱企业建立了良好的科研与产学研合作关系,解决了大量科技难题。中石化董事、高级副总裁兼财务总监,常州大学优秀校友戴厚良勉励常州大学,要紧紧依托石油化工行业,继续保持与中石化的紧密合作,突出学科发展重点,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为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常州大学每年积极申报中石化、中石油科研开发项目,为石油化工行业解决技术难题,培养技术骨干,培训专业人才。为此,常州大学紧跟国内外石化企业发展的步伐,不断引进具有工程背景的专业人才,在研发设施、设备投入上不断加大力度,不断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先后建成了化学工程与工艺、化工过程机械两个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的部级重点学科,材料学、化学工艺、油气储运工程、化工过程机械等4个省级重点学科,精细石油化工和油气储运工程两个省级重点实验室。由国家财政部和江苏省政府共同投资1500万元,建设的常州大学油气储运工程中心是目前国内管线最长、功能最齐全的管输技术研究试验平台。总投资达2000余万元的常州大学石油化工工业中心,实现了从设计、制造到安装、调试、使用全过程的自主研发和创新,为石油化工类专业本科生、硕士生,以及石化企业来校受训员工提供了全实景的实验实训平台。

    秉承产学研结合、校企所共赢的服务宗旨,常州大学以服务行业、服务地方出成果为特色,取得了显著的科研业绩,形成了较强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在服务石油石化行业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常州大学副校长陈群教授历时3年半领衔研发的“苯酚丙酮缩合催化剂的研制及在万吨级双酚A工业装置上的应用”项目一举获得200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该项目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标志着我国已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规模双酚A完整生产技术。常州大学机械学院黄维秋教授承担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开发项目“油气回收成套技术开发及工业化应用”获得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他首创的整套油气回收装置采用多项专利和专有技术,可完全取代进口技术。九江石化等企业使用油气回收装置后,每年都可回收400吨以上汽油,价值200万元以上,为企业节约了成本、消除了安全隐患,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常州大学化工学院单玉华教授的科技成果“甘油法环氧绿丙烷生产技术”得到了国内外石化企业的密切关注,40余家石化企业与之洽谈技术合作,技术转让经费高达千万元。
      
    2009年,常州大学获得各类科研成果奖19项,其中,获原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技进步奖10项。江苏省省长罗志军曾对常州大学的未来发展提出要求,他要求常州大学要“继续保持发扬产学研结合特色,不断提高服务行业、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抓住机遇办出特色”。
  
  反哺行业 人才培养谋双赢
      
    常州大学顺应石油化工行业对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需求,设置了与行业发展方向一致、产业结构调整方向一致的学科和专业群,并在合作与发展中实现人才培养的互动。订单培养、合作培养、企业为学校开设专业培养“菜单”、学校进企业征求人才培养意见等有效举措,使得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与使用中实现了真正的默契和互动双赢。常州大学与多家行业单位合作建立了实训基地,每年都会有大学生前往扬子石化、中石化南京化学工业有限公司、中石化南京设计院、金陵石化南京炼油厂等企业实习。与此同时,许多行业专家也应邀来常州大学进行学术交流和座谈。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佳)
】【打印】【关闭

诚邀关注高分子科技

群英聚首承担项目
更多>>科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