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万钢:加快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2010-05-13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尚未完全消除,发达国家都已着眼于金融危机后的经济发展,把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国家战略,力求在未来的国际竞争格局中占据主动地位。我国作为一个后发国家,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在新一轮竞争中抢占制高点,必须以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着眼于提升综合国力和确保国家安全,加快关键领域的科技创新,努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是党和国家立足现代化发展全局、着眼全球竞争新形势、审时度势作出的战略决策。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组织实施好科技重大专项显得更加紧迫。

    2007年以来,在国务院的统一领导下,科技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加强统筹协调和组织推动,有关组织部门和广大科研工作者共同努力,重大专项进展顺利,一批前期基础好的重大攻关任务取得阶段性创新成果。一是突破了一批重大装备和产品,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凸显了重要作用。数控重型桥式龙门五轴联动车铣复合机床、3.6万吨黑色金属垂直挤压机等高档数控机床和基础制造装备研发成功。65纳米刻蚀机、离子注入机等集成电路装备逐步走向市场。大型地震仪2000道样机等用于油气勘探的重大装备进入样机试制与组装阶段。二是突破了一批产业核心关键技术,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发挥了先导作用。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基础上,研究开发了TD—LTE后续演进技术。我国提出的4G标准提案被国际电信联盟(ITU)列为国际候选技术标准。在水污染治理技术方面,突破了化工、制药等行业污染物减排多项关键技术。国产转基因抗虫棉推广和产业化步伐进一步加快,市场占有率达到93%。转植酸酶基因玉米和转基因抗虫水稻获准进行大田区试,标志着我国生物育种产品研究开发取得新的进展。三是突破了传染病防控和新药创制关键技术,在保障人口健康等方面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在传染病防治方面,加强了传染病防控网络建设,在国际上率先成功开发了甲型H1N1疫苗并实现规模生产和大面积接种。在新药开发方面,重组幽门螺旋杆菌(Hp)疫苗等8个品种获得新药证书,血脂康等多个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已获准在欧美国家开展临床试验。

    科技重大专项投入强度大、实施周期长、涉及范围广,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复杂系统工程,我们着重推进了五方面工作。

    第一,着力探索新型举国体制。今天,我们组织实施重大专项,就要借鉴“两弹一星”、载人航天的经验,不断完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举国体制,形成强大的科技攻坚合力,以科技发展的重点跨越带动产业竞争能力的整体提升。近期,国务院又明确了各重大专项第一行政责任人和专职技术责任人,强化了各方职责,健全了行政和技术两条线的组织管理体系。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综合部门重点加强了科技重大专项的综合协调、整体设计和协同推进,进一步完善了科技重大专项的监督体系和评估体系。

    第二,着力加强整体推进和科学管理。树立大科学、大工程的观念,采用系统工程的思维和方法,提高科技重大专项科学管理水平。一是加强统筹策划和部署,明确重点工作和时间节点要求。二是加强协同推进,通过组织制订技术路线图、凝炼标志性成果和综合平衡等工作,促进专项任务部署的系统性和集成性。三是建章立制,研究制订项目、经费和知识产权等方面的管理规定。同时,建立信息管理系统等平台,开通重大专项网站,以信息化支撑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第三,着力强化系统部署和产业化环境建设。在任务安排上,瞄准产业发展的高端和前沿,遵循市场和产业发展规律,按照创新链和产业链上下游关系,系统部署各项任务。在组织推进上,要求瞄准专项产业化目标,建立“技术研究、产品开发、应用示范、市场推广”的完备创新链,注重提升产业链各环节的创新能力,加快培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政策环境建设上,制定切实可行的首台(套)应用、税收优惠等配套激励政策。

    第四,着力促进产学研用结合。对于重大产品和重大工程类项目,强调由企业牵头承担,同时注重发挥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作用,鼓励采用业主负责制、用户考核制等实施方式,建立健全了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组织实施机制。结合国家技术创新工程的实施,以科技重大专项为载体推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促进了科技与经济的有机结合。

    第五,着力凝聚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广聚人才是实施好科技重大专项的关键。目前,科技重大专项已经吸引了一大批活跃在科研和生产一线的最优秀人才,凝聚了我国一流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创新型企业的核心团队。依托“千人计划”,重大专项目前已吸引了50多名海外高层次创新人才参与。科技重大专项已成为凝聚和造就优秀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平台,也正在成为优秀人才成就事业、实现价值的重要舞台。

    科技部和有关部门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重大专项的实施进程,力争早出成果、快见成效,更好地发挥科技支撑引领作用,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佳)
】【打印】【关闭

诚邀关注高分子科技

更多>>最新资讯
更多>>科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