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闵乃本院士——科研工作者要甘坐冷板凳
2007-09-05  来源:新华日报
关键词:

   作者:姜圣瑜 陈晓春 吴春春 

    9月1日上午,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南京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闵乃本等百名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受到胡锦涛、温家宝等领导的亲切会见。
   今年2月27日,闵乃本课题组研究的成果——“介电体超晶格材料的设计、制备、性能和应用”,获得了200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此次启程赴京前,闵乃本院士接受了记者的采访。谈到这项成果时,这位72岁的清瘦老人只是淡然一笑。他说——

   
  “100步走了99.9步,也不能松气”

    “在一般人看来,项目获奖了,我们的工作也算告一个段落了。然而,科学的内涵总是没有止境的,科学精神是坚持到底的精神。100步走完了99.9步,仍然无法得到准确的结论。对于一个课题的研究,只有得到彻底的结论才能松一口气。科学研究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获得大奖后,没有休假,没有庆功宴,闵乃本和他的团队探索和前进的脚步没有片刻的停顿。他们用热情、执着与拼搏在晶体物理领域继续书写着一个个大大的惊叹号,科研工作又有了新的进展。

    闵乃本告诉记者,当初课题组利用自己研制的介电体超晶格,研制成功了全固态超晶格三基色激光器。这种激光器能同时发出红绿蓝三种光,并且三种光之间的能量分配能够调节,变成白光,这使得在需要不同颜色激光的场合只使用一台激光器成为可能。但研制出的激光器只有1瓦的功率,距离实际应用还有一段距离。为了能把原理性的研究转化为实际应用,目前课题组正在探索新的方案,提高激光器的功率。这些成果也引起了企业界的极大兴趣和政府的关注,今年10月召开的亚洲光电博览会特别邀请课题组在显示分会做报告。目前在江苏省政府的支持下,与工业界有关的合作研究开发与转化工作也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

    除此以外,课题组还发现了微波与介电体超晶格之间新颖的耦合效应,也就是说微波能激发超晶格振动,超晶格振动的过程也能产生微波,声波与微波的能量或信息可以相互转换。这个微波吸收与调控的新原理,为微波器件的设计和研制提供了一个新的机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这从另一个方面展示了介电体超晶格诱人的前景。

   
 “真正的科研工作者不以个人功利为目的”

    从闵乃本院士组建课题组到获奖,整整花了19年。在这过程中,他们有大大小小各种发现和成果,但却基本没有申请过奖励。这对一般人来说很难理解。对此,闵乃本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他说:“科学精神首先是奉献精神。一个真正的科研工作者是不以个人的功利为的的。如果一个科研工作者一天到晚想的都是功利性的东西,就静不下心来,整天考虑到底能不能成功,甚至还会因为中途的困难、挫折打退堂鼓,这样也就做不好事情了。科研工作者要甘坐冷板凳。”

    在闵乃本眼中,获奖只是科研工作者在研究道路上和外界沟通的一个标志,是党和国家对科研工作者的一种激励,是人民的厚爱。

    他说:“一般人看科研工作者可能会以奖项的获得为标准,真正的科研工作者是不看重这个的。拿奖之前,我们在工作;拿奖之后,我们有更多的事情要做,这中间并没有什么截然不同的影响。社会上特别重视这个奖,而作为科研工作者,我们看重的是如何更好地为国家和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

   
 “学生的名字应该排在我前面”

    “一个人的生命太有限了,一个人工作的黄金时期也太短暂了。如果想要做出具有开拓性的系统工程,就必须要有团队。有一个年龄层次合理能保持延续性的团队,研究视野才会不断开阔。”

    1984年当闵乃本从美国访问归来后,已经49岁。他意识到自己最富有创造性的年华已过,凭现有精力不可能一个人单枪匹马地完成全部的学术设想,便开始致力于组建团队,一边培养学生一边开拓研究。1982年从南大毕业的朱永元,专门做超晶格方面的研究,老三届毕业生祝世宁、年轻一些的陆亚林、今年只有36岁的陆延青也相继进入课题组,成为闵乃本的博士生。此外还有非线性光学专家王慧田、材料学家陈延峰、固体激光技术专家何京良等。就这样,一支理工相结合、知识与年龄结构合理的梯队开始了漫长而艰辛的攀登之路。

    介电体超晶格项目,继承了老一辈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是一个团队集体智慧的结晶,这是闵乃本院士在项目获奖后始终强调的。说起自己的团队,闵乃本情真意切:“该项目不是我们得奖的这5个人完成的,还有陈延峰、王振林、王慧田和何京良等教授,一些名字没有写进证书的老师和研究生,他们都是贡献者。应该说,这项成果的取得是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结晶。”

    一个有凝聚力的团队,离不开一个好的团队核心。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协调?闵乃本说:“作为一个学术团队的领导者,最重要的是能非常客观地评价团队中每个人的贡献、功劳。”

    团队里的人不会忘记,每当发表研究论文时,闵先生总是把自己的名字放在学生后面。他常对取得科研成果的年轻人说:“工作主要是你们做的,你们的名字应该排在我前面。”的的。如果一个科研工作者一天到晚想的都是功利性的东西,就静不下心来,整天考虑到底能不能成功,甚至还会因为中途的困难、挫折打退堂鼓,这样也就做不好事情了。科研工作者要甘坐冷板凳。”

    在闵乃本眼中,获奖只是科研工作者在研究道路上和外界沟通的一个标志,是党和国家对科研工作者的一种激励,是人民的厚爱。

    他说:“一般人看科研工作者可能会以奖项的获得为标准,真正的科研工作者是不看重这个的。拿奖之前,我们在工作;拿奖之后,我们有更多的事情要做,这中间并没有什么截然不同的影响。社会上特别重视这个奖,而作为科研工作者,我们看重的是如何更好地为国家和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

    
“学生的名字应该排在我前面”

    “一个人的生命太有限了,一个人工作的黄金时期也太短暂了。如果想要做出具有开拓性的系统工程,就必须要有团队。有一个年龄层次合理能保持延续性的团队,研究视野才会不断开阔。”

    1984年当闵乃本从美国访问归来后,已经49岁。他意识到自己最富有创造性的年华已过,凭现有精力不可能一个人单枪匹马地完成全部的学术设想,便开始致力于组建团队,一边培养学生一边开拓研究。1982年从南大毕业的朱永元,专门做超晶格方面的研究,老三届毕业生祝世宁、年轻一些的陆亚林、今年只有36岁的陆延青也相继进入课题组,成为闵乃本的博士生。此外还有非线性光学专家王慧田、材料学家陈延峰、固体激光技术专家何京良等。就这样,一支理工相结合、知识与年龄结构合理的梯队开始了漫长而艰辛的攀登之路。

    介电体超晶格项目,继承了老一辈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是一个团队集体智慧的结晶,这是闵乃本院士在项目获奖后始终强调的。说起自己的团队,闵乃本情真意切:“该项目不是我们得奖的这5个人完成的,还有陈延峰、王振林、王慧田和何京良等教授,一些名字没有写进证书的老师和研究生,他们都是贡献者。应该说,这项成果的取得是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结晶。”

    一个有凝聚力的团队,离不开一个好的团队核心。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协调?闵乃本说:“作为一个学术团队的领导者,最重要的是能非常客观地评价团队中每个人的贡献、功劳。”

    团队里的人不会忘记,每当发表研究论文时,闵先生总是把自己的名字放在学生后面。他常对取得科研成果的年轻人说:“工作主要是你们做的,你们的名字应该排在我前面。”晚想的都是功利性的东西,就静不下心来,整天考虑到底能不能成功,甚至还会因为中途的困难、挫折打退堂鼓,这样也就做不好事情了。科研工作者要甘坐冷板凳。”

    在闵乃本眼中,获奖只是科研工作者在研究道路上和外界沟通的一个标志,是党和国家对科研工作者的一种激励,是人民的厚爱。

    他说:“一般人看科研工作者可能会以奖项的获得为标准,真正的科研工作者是不看重这个的。拿奖之前,我们在工作;拿奖之后,我们有更多的事情要做,这中间并没有什么截然不同的影响。社会上特别重视这个奖,而作为科研工作者,我们看重的是如何更好地为国家和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

  
  “学生的名字应该排在我前面”

    “一个人的生命太有限了,一个人工作的黄金时期也太短暂了。如果想要做出具有开拓性的系统工程,就必须要有团队。有一个年龄层次合理能保持延续性的团队,研究视野才会不断开阔。”

    1984年当闵乃本从美国访问归来后,已经49岁。他意识到自己最富有创造性的年华已过,凭现有精力不可能一个人单枪匹马地完成全部的学术设想,便开始致力于组建团队,一边培养学生一边开拓研究。1982年从南大毕业的朱永元,专门做超晶格方面的研究,老三届毕业生祝世宁、年轻一些的陆亚林、今年只有36岁的陆延青也相继进入课题组,成为闵乃本的博士生。此外还有非线性光学专家王慧田、材料学家陈延峰、固体激光技术专家何京良等。就这样,一支理工相结合、知识与年龄结构合理的梯队开始了漫长而艰辛的攀登之路。

    介电体超晶格项目,继承了老一辈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是一个团队集体智慧的结晶,这是闵乃本院士在项目获奖后始终强调的。说起自己的团队,闵乃本情真意切:“该项目不是我们得奖的这5个人完成的,还有陈延峰、王振林、王慧田和何京良等教授,一些名字没有写进证书的老师和研究生,他们都是贡献者。应该说,这项成果的取得是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结晶。”

    一个有凝聚力的团队,离不开一个好的团队核心。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协调?闵乃本说:“作为一个学术团队的领导者,最重要的是能非常客观地评价团队中每个人的贡献、功劳。”

    团队里的人不会忘记,每当发表研究论文时,闵先生总是把自己的名字放在学生后面。他常对取得科研成果的年轻人说:“工作主要是你们做的,你们的名字应该排在我前面。”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打印】【关闭
相关新闻
  • 暂无相关新闻

诚邀关注高分子科技

更多>>学者介绍
更多>>科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