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包万平:校长何时才能真正负起责
2010-04-02  来源:科学时报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逐步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在随后召开的两会上,代表、委员们就“去行政化”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从讨论的内容来看,主要争议点集中在:高校是“行政化”还是“被行政化”、能不能“去行政化”等问题上。
 
大学行政化形成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教育部部长袁贵仁也表示“行政化管理倾向有两个方面,一条是政府对学校管理的行政化倾向,另外一条是学校内部管理的行政化倾向”。这就注定了大学“去行政化”势必是一场涉及政治、制度、文化、管理体制在内的综合性的改革,同样也注定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博弈。为此,有识之士围绕大学“去行政化”望闻问切,从不同的角度开出了“药方”。但许多“药方”只治表皮但治不了根本,问题的关键在于部分人“小看”了行政化的“厉害”,同时也有部分人还不敢直面大学行政化的内核问题,在准备对症下药时也采取绕道而行的回避战术。
 
我们都知道,行政化是当下我国社会组织的一大重要特色,在整体社会都“大踏步”进入行政化的环境中时,大学无法躲避也无法幸免。大学同样也会出现和其他机构一样的问题,如党政机关政府化、机构林立、人浮于事、官满为患。职能处室领导多如牛毛,遇到事情却找不到人。职能服务部门变成了权力部门,人难见、事难办、脸难看的现象较为严重。政府里有什么部门在大学里就存在什么部门,并且已经形成了严密的党政两套“班子”构架,是一个极具特色的典型党政“二元”结构安排,并且大学的一切办学行为都要听从政府安排,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大学作为教学和科研机构的本质属性,大学实际上已经成了政府或者政府的派出机构,起着与政府基本相同的政治作用,就像维护社会稳定、拉动经济增长、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如此等等。
 
大学在与国家相互作用的历史进程中已超越了纯粹的“象牙塔”,逐渐变为由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组成的“三权鼎立”的组织,它们三者分别负责属于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情,构成了大学运行的三个重要“支点”。大学是一个以教书育人为宗旨的学术组织,在大学里教师和学生是主体,知识和学术是基础。在大学的治理结构中,学术权力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但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直接抛开学术权力,进行“二元”治理,似乎有些脱离了正常的运行轨迹和大学发展逻辑。现在我们无法不怀疑当前大学官场化、教授人格矮化、知识分子精神萎靡不振、学术空气乌烟瘴气与这个党政“二元”制度安排不无关系。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佳)
】【打印】【关闭

诚邀关注高分子科技

群英聚首承担项目
更多>>科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