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刘尧:我国大学存在十五大“流行病”
2010-03-24  来源:科学时报
关键词:大学 流行病 刘尧
 
12 大学“官员”腐败扩大化
 
大学当然非“净土”,社会上的腐败现象,大学也会有。从这个意义上说,2009年武汉大学查处了两位经济腐败的校级“官员”并不值得大惊小怪。关于大学“官员”的经济腐败问题,武汉大学不是最早的一所,远的如同济大学原副校长吴世明等,近的有武汉理工大学原副校长李海婴等。大学“官员”还在职称评定、课题申报等重要学术资源的分配中享有“特权”。曾经有媒体报道,教育部评出的第五届国家高校教学名师100位获奖者中,担任党委书记、校长、院长、系主任、教研室主任等行政职务的占到九成,这是一种不正常的权力腐败趋向。据九三学社调查,超过九成的被调查者认为,部分或普遍存在学术风气不正现象。这种现象在大学“官员”群体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从辽宁大学副校长陆杰荣到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志伟,再到广州体育学院院长许永刚等等许多大学“官员”,接连卷入学术腐败事件。
 
世事难料,神圣的高等学府,如今沦为反腐新阵地。值得深思的是大学“官员”集行政与学术于一身,其腐败从经济腐败到权力腐败,并向学术腐败蔓延。为什么?一方面,权力至高无上,缺少“为官规则”就成了一种无谓的“约束”;另一方面,权力膨胀很自然地转化为私欲,方便了一己谋私利之举。一个教授一旦有了行政职位,无论是生活待遇、政治待遇还是社会待遇都有着此前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如此以来,真正愿意死心塌地教书育人的教师少了,想当官的教师多了,腐败也就成为大学的弊病,既吞噬了大学的肌体,也吞噬了大学的精神。不仅贻害大学发展,更加祸害了下一代。对此,大学要反思:如何还原神圣学术殿堂的本来面貌?如何杜绝经济腐败、权力腐败与学术腐败?
 
13 论文买卖产业化
 
2010年1月,武汉大学副教授沈阳披露,2007年我国买卖论文“产业”规模约为1.8亿元;到2009年,论文买卖销售额近10亿元,规模膨胀5.5倍。2008年6月2日,互联网上中文仅“代写论文”一个关键词搜索量就超过3.5万次。某记者在百度输入“论文发表平台”后得到超过10万条的搜索结果,各类论文发表网站让人眼花缭乱。有媒体报道,武汉一家论文买卖公司与200多家期刊编辑人员有直接联系、雇用着80多名枪手、年利润数百万元。你会发现,现在的论文买卖确实开始“产业化”了。“产业”作为经济学概念,泛指各种制造提供物质产品、流通手段、服务劳动等的企业或组织。很难想象这样一个经济学术语会和论文买卖联系在一起。
 
是什么催生了论文买卖产业化?这个问题绕不开如今备受诟病的学术评价体制。目前的学术评价及激励机制,通常以论文和著作数量多少为衡量标准。当学术与学者身价、收入直接挂钩,学术评价成为大学社会地位及调节内部利益关系的主要依据时,学术评价的功利性、短视性和种种偏颇便随之产生,致使不少学术研究忽视质量,片面追求数量和速度。不健康的学术评价体制,不但为学术不端者找到了最佳借口,甚至会起到“劣币驱逐良币”的作用。有人担心,这种“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恶性循环,会让整个学术界面临崩溃。对此,大学要反思:论文买卖隐藏的学术体制弊端有哪些?如何防止买卖论文行为?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佳)
】【打印】【关闭

诚邀关注高分子科技

群英聚首承担项目
更多>>科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