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徐坚教授:材料科学成为人类进步的强大“引擎”
2010-02-04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关键词:徐坚 材料科学

 

中国的材料科技进展
 
    汤姆森路透集团2009年11月2日公布了一份关于中国科技论文位居世界第二的报告中指出,中国研究人员撰写的科技论文增加了一倍以上,在数量上仅次于美国。报告说:“中国科技论文的相对增长幅度非常惊人,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地方。”中国科研人员研究工作集中在自然科学和技术领域,特别是材料科学、化学和物理学方面。该报告指出,中国的研究活动大多集中在材料及技术领域,可以看出中国摆好了在多个行业发挥主导作用的架势。报告还指出:“中国牢牢控制创新材料领域,这可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利用这些技术的工业领域大多直接或间接地依赖来自于中国的研究成果。”
 
    我们还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虽然我国论文数量增长很快,但引用率不高;这些论文中也包括在国外留学和工作的中国籍公民;特别应该指出的是我国还很少有世界影响的科学期刊,这些问题不解决,难以成为科学技术强国。
 
    到2009年6月,中国科学家已经在《自然》上发表了81篇论文,《科学》上发表了59篇论文,《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论文5篇。2009年在《自然》和《科学》上共计发表了5篇涉及材料科学技术的论文。
 
    中科院金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早年发现铜的纳米孪晶有奇异特性,2009年卢磊研究小组与卢柯、丹麦Ris?覬可再生能源国家实验室黄晓旭又合作研究了具有不同孪晶层厚度的纳米孪晶纯铜的极值强度,发现强度随孪晶层厚度下降而提高,在15nm时达到极值,随后伴随应变硬化和拉伸塑性的增加而逐步软化,研究表明,纳米孪晶纯铜极值强度的出现,是由于随孪晶片层尺寸减小塑性变形机制从以位错孪晶界相互作用主导转变为由孪晶片层结构中预存位错运动主导所致,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09年1月30日《科学》上。
 
    2009年3月12日《自然》上发表了钠在高压条件下可转化为透明绝缘体的研究成果,吉林大学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马琰铭研究小组与国外合作者实验发现,在约200GPa压力条件下,Na可以转化成为一种光学透明状态。实验和计算结果显示这种新构象是一种宽带隙绝缘体,具有六配位的高度压缩的双六角密堆晶体结构。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申文杰研究小组与合作者,成功制备出了结构规整的四氧化三钴(Co3O4)纳米棒,其中活性(110)晶面占纳米棒表面的40%以上,即使在-77℃温度及水汽存在的条件下仍然可以实现Co的完全氧化,其反应速率是通常Co3O4纳米粒子的10倍以上。该Co3O4纳米棒在接近汽车发动机冷启动条件下(大量水汽和二氧化碳存在,150℃~400℃)表现出非常好的Co氧化性能和结构稳定性。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2009年4月9日《自然》上。
 
    中科院物理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筹)周兴江研究组和闻海虎研究组在高温超导体母体欠掺杂区费米面形状以及超导机理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周兴江研究组与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陈创天等合作,利用自主研制的超高分辨率真空紫外激光角分辨光电子能谱仪,在欠掺杂高温超导体Bi2201中第一次直接观察到费米口袋,在正常态还进一步观察到费米口袋和费米弧的共存,研究结果发表在2009年11月19日《自然》上。
 
    中科院化学所北京分子科学国家实验室(筹)韩布兴和姜涛研究组发现,两种普通的商用催化剂——负载型纳米颗粒钯和路易斯酸(如AlCl3)可促进苯酚加氢生成环己酮的反应。在1GPa大气压和50℃条件下,反应7小时苯酚转化率可达到99.9%,而环己酮选择性可大于99.9%。进一步研究显示,虽然路易斯酸本身不能催化苯酚加氢生成环己酮的反应,但可大幅度提高钯催化此反应速度,同时可有效地抑制产物环己酮被进一步加氢生成副产物反应。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2009年11月27日《科学》上。
 
    中山大学通过在多孔金属多氮唑框架(MAF)的孔道开口加入柔性侧基,获得了一个具有开关效应的新型多孔材料(MAF-2),在298K和1个大气压下具有高乙炔吸附能力(70cm3/g)和高乙炔/二氧化碳吸附比(3.7),对乙炔的饱和吸附能力可达到119cm3/g,这相当于其体积的20倍和目前气体钢瓶储存乙炔能力的40倍,研究论文发表在《美国化学会志》上。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制备三元光催化剂Pt-PdS/CdS,利用牺牲试剂在可见光下取得了93%的产氢量子效率,研究论文发表在《催化》上。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佳)
】【打印】【关闭

诚邀关注高分子科技

更多>>最新资讯
更多>>科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