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湖南大学蔡仁教授等《ACS Nano》:用于闭环伤口治疗的Pd@Au Nanoframe水凝胶
2025-04-19  来源:高分子科技

  近红外(NIR)响应药物递送系统利用NIR激光触发受控药物释放,并表现出高靶向能力、可调节的药物释放、高效的药物利用和低毒性。由于组织穿透深度和靶向能力的不足,一些光敏剂的光热转换效率受到阻碍。贵金属纳米结构表现出强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优异的光热转换能力、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低副作用,因此是提高光热转换效率以促进伤口愈合的潜在光敏剂。


  日前,湖南大学的蔡仁教授团队设计了一种多功能Pd@Au Nanoframe水凝胶来检测尿酸(UA),用于原位监测伤口感染,并通过化-光热策略促进伤口愈合。在加载抗菌莫匹罗星(M)后,所获得的M Pd@Au Nanoframe水凝胶显示出超过90%的莫匹罗星的最大累积释放速率,由NIR激光照射控制。在体外抗菌实验中,M Pd@Au Nanoframe水凝胶表现出NIR激光驱动的抗菌能力98%的大肠杆菌在10分钟内被有效杀死。用M Pd@Au Nanoframe水凝胶的UA传感贴片涂覆兔伤口后,可以通过检测UA浓度实时监测伤口状态,从而通过-光热策略的新协同效应在4天内快速愈合伤口。这种方法成功地证实了一种闭环策略,即实时监测伤口的状态并有效地进行化学-光热伤口治疗,通过结合功能性水凝胶、NIR激光照射和药物抗菌剂来促进伤口愈合。相关工作以“Pd@Au Nanoframe Hydrogels for Closed-Loop Wound Therapy”发表在《ACS Nano》。该工作得到湖南大学谭蔚泓院士,陈卓教授,胡跃强教授的指导和支持。


Pd@Au Nanoframe的制备与表征】


  如图1所示,TEM 图像显示了异质结构的形成,即在六方纳米框架的表面形成了许多纳米颗粒。纳米框架和纳米颗粒的尺寸分别约为504 nm。高倍率TEM图像清楚地显示孔的尺寸分布在0.2-3 nm的范围内。通过所选区域电子衍射图样观察到多晶特征,这与XRD图样的结果一致。所有峰都可以归类为PdJCPDS23–0345)和AuJCPDS04–0784)的晶相。同时,0.2250.235 nm的晶格条纹分别对应于Pd的(111)平面和Au的(111)平面的d间距。TEM元素映射图像证实了AuPd元素的分布。在本报告中,异质结构被称为Pd@Au Nanoframe



1. Pd@Au Nanoframe(a) 合成过程。(b-c) 透射电镜图像;(d) 高分辨率透射电镜图像;(e) 元素映射。(f) XRD图谱。(g) XPS光谱。(h) Pd@Au Nanoframe水凝胶的扫描电镜图像。


Pd@Au Nanoframe 水凝胶的光热性能药物输送性能】


  在808 nm近红外激光照射下(1 W/cm2300s,溶液温度随着Pd@Au Nanoframe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在红外热成像中,Pd@Au Nanoframe水凝胶溶液的颜色从0 s的深蓝色到300 s的红色变化,表明在808 nm NIR激光照射下温度升高非常快。经过5NIR激光照射实验后,每个循环的最高温度没有观察到显着变化,证实了Pd@Au Nanoframe 水凝胶优异的光热稳定性。这些结果表明,Pd@Au Nanoframe 水凝胶具有优异的光热转换性能,可用作潜在的NIR光敏剂。如图2所示,计算溶胀率并绘制为溶胀曲线。在37 °C25 °C下观察到的溶胀率分别为24.23%23.35%,这证明了M Pd@AuNanoframe水凝胶的优异溶胀性能。随后,通过紫外-可见光谱法测试了M Pd@AuNanoframe水凝胶的莫匹罗星负载能力,并获得了标准的莫匹罗星负载曲线。同时,计算了莫匹罗星负载能力和吸光度之间的线性关系:A = 0.01245 + 0.04489C。在这里,对于 5 mg/mL 莫匹罗星和 10 mg/mL 的溶液,莫匹罗星负载量分别为 0.0534 和 0.0335



2. (a) M Pd@Au Nanoframe水凝胶的溶胀性能。(b) 莫匹罗星溶液(0.160.320.480.640.80.961.121.28 mg/mL)的紫外-可见光谱。(c) 紫外-可见吸收与莫匹罗星浓度的关系。(d) 室温下用罗丹明B染色24小时的M Pd@Au Nanoframe水凝胶的照片。(e) 负载10 mg/mL(紫色线)和5 mg/mL(粉色线)莫匹罗星溶液的Pd@Au Nanoframe水凝胶的紫外-可见光谱。(f) 负载莫匹罗星的Pd@Au Nanoframe水凝胶的莫匹罗星释放曲线(10 mg/mL(紫色线)和5 mg/mL(粉色线))。


体外抗菌性能体内伤口愈合评价


  如图3所示,在对照样品和水凝胶组中,大肠杆菌表面光滑,大肠杆菌活力保持在98%以上,表明仅靠近红外激光照射不能杀死大肠杆菌。在Pd@AuNanoframe水凝胶组中,91%的大肠杆菌被杀死。对于M Pd@AuNanoframe水凝胶组,基于两个协同效应杀死了98%的大肠杆菌这些结果表明,M Pd@AuNanoframe水凝胶表现出过氧化物酶样活性和出色的 NIR 激光响应性莫匹罗星递送,从而产生高效的协同抗菌活性。对于兔子伤口的治疗,Pd@Au Nanoframe水凝胶和M Pd@Au Nanoframe水凝胶之间的光热转换效率没有显着差异,证明了 Pd@Au Nanoframe作为优秀光敏剂的潜力(如图5所示)



3. (a) 体外酸性条件下的抗菌过程。(b) 大肠杆菌在琼脂平板上的菌落,分别经过与水凝胶、Pd@Au Nanoframe水凝胶以及M Pd@Au Nanoframe水凝胶孵育后,有或没有NIR激光照射。(c) 层状膜在808 nm NIR激光照射下(1 W/cm2,10 min)与水凝胶、Pd@Au Nanoframe水凝胶和M Pd@Au Nanoframe水凝胶孵育后的抗菌率。(d) 兔伤口处使用UA传感贴片的水凝胶、Pd@Au Nanoframe水凝胶和M Pd@Au Nanoframe水凝胶的红外热图像,在808 nm NIR激光照射下(1 W/cm2)。(e) 兔伤口处使用UA传感贴片的水凝胶、Pd@Au Nanoframe水凝胶和M Pd@Au Nanoframe水凝胶在NIR激光照射期间的温度变化。



4. M Pd@Au Nanoframe水凝胶的(a) NIR激光响应药物递送及智能手机读取测试结果。(b)佩戴M Pd@Au Nanoframe水凝胶UA传感贴片的兔子。(c) 01234天兔子伤口区域的照片。(d) 相对伤口面积。


  总结作者制备M Pd@AuNanoframe水凝胶UA传感贴片可以实时监测伤口状态,并通过子进行-光热治疗的新协同效应在4内加速伤口快速愈合。这种创新方法提供了一种闭环策略,即实时监测伤口状态和化学-光热伤口治疗,通过结合功能性水凝胶、光热效应和药物抗菌剂来促进伤口愈合。


  原文链接: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nano.5c01864
版权与免责声明:中国聚合物网原创文章。刊物或媒体如需转载,请联系邮箱:info@polymer.cn,并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xu)
】【打印】【关闭

诚邀关注高分子科技

更多>>最新资讯
更多>>科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