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KAUST Sahika Inal/王亚洲 Nat. Commun.: 有机离电导体新进展-基于单组分n型混合导体的光电化学突触
2025-02-16  来源:高分子科技

  来自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KAUST)的研究团队近日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了一项重大突破,成功研制出一种基于单组分 n 型有机混合离子-电子导体(OMIEC)的光电化学突触。这一创新性器件能够在水溶液环境中工作,具备多光谱视觉信息感知与处理能力,为人工视觉系统、智能传感器和神经形态计算领域带来了重要进展。


突破传统,打造类生物视觉系


  视觉系统是生物感知外界信息的主要方式,而传统的人工视觉设备大多依赖无机材料,缺乏柔性、生物相容性,并且需要额外的电路元件来感应光信号。KAUST团队成功开发了一种全新的 OMIEC 材料,该材料不仅能够在紫外、可见光和近红外范围内感知光信号,还能同时响应电信号,与人类视觉系统的多模态信息处理方式类似。


创新材料:p(C2F-z) 赋能高效光电突


  研究人员设计并合成了一种含有氟化内酯和双噻唑的共聚物(p(C2F-z),它通过绿色 Aldol 聚合反应制备而成。该材料兼具高电子迁移率(1.04 cm2V?1s?1),在低于1 V 的工作电压下即可实现高效的离子掺杂,使其成为低功耗神经形态器件的理想候选材料。



光电协同驱动,实现突触可塑


  该光电化学突触不仅能够响应光刺激,还能通过电信号调节突触权重,实现短时记忆(STP)向长时记忆(LTP)的转变,从而模拟大脑的学习机制。此外,该器件可在不同波长的光刺激下产生不同强度的突触响应,为未来多光谱人工视觉系统奠定了基础。



突触功能与贴合皮肤形态


  研究团队能够模仿人脑的突触功能并显示出出色的生物相容性。该设备可以复制短期和长期记忆过程,甚至可以使用不同波长的光模拟条件反射的联想学习以及进行多光谱的AND 以及Or逻辑操作。此外,该设备的柔性形态使其能够贴合人类皮肤,具有在人工视网膜和光疗方面的应用潜力。初步测试显示,该材料表现出微不足道的细胞毒性,并在贴合皮肤时具有稳定的光电化学特性。



高性能 8 × 8 突触阵列,实现图像识


  研究团队进一步将该突触器件集成至8 × 8 有机电化学晶体管(OECT)阵列用于图像识别和存储。在实验中,该阵列成功识别并记忆了“KA”字母图案,并在光刺激停止后仍能保留部分记忆信息,展现出自适应感知与记忆存储能力。此外,该器件还在事件驱动的传感计算(reservoir computing)和全彩图像处理任务中表现出色,能够有效提取颜色信息并进行降噪处理。



仿生运动感知,实现智能视


  除了光刺激,该突触器件还能响应高频电信号,模拟生物视网膜中的渐变神经元(graded eurons,实现对运动信息的编码。研究人员利用该器件成功开发了一种运动识别系统,能够准确识别物体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并在机器视觉任务中取得了高达92.5% 的识别准确率,远超传统图像传感器(22.4%)。



未来展望:神经形态计算与生物电子学的新纪


  这一研究成果不仅为神经形态计算(Neuromorphic computing)和人工视觉系统的开发提供了新的材料平台,也展示了柔性电子、生物相容性智能设备的巨大潜力。未来,该技术有望应用于类人视觉传感器、智能义眼、脑机接口等前沿领域,推动下一代人工智能和生物电子学的发展。


  KAUST研究团队的Sahika Inal教授王亚洲博士后研究员表示:“我们的研究突破了传统光电突触的局限性,实现了一种可在水溶液中稳定运行的单组分光电化学突触,为人工视觉系统和神经形态电子学带来了全新的可能性。”
这项研究得到了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KAUST中国中山大学南京邮电大学等机构的支持,标志着神经仿生电子学领域的又一重要进展。


  论文信息:
  论文标题:《基于单组分 n 型混合导体的光电化学突触》(An optoelectrochemical synapse based on a single-component n-type mixed conductor
  发表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5-56814-w

版权与免责声明:中国聚合物网原创文章。刊物或媒体如需转载,请联系邮箱:info@polymer.cn,并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xu)
】【打印】【关闭
相关新闻
  • 暂无相关新闻

诚邀关注高分子科技

更多>>最新资讯
更多>>科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