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生Bouligand结构具有变革性的潜力,可在从生物塑料和建筑到航空航天的尖端领域开发高性能纳米复合材料。尽管自组装策略衍生的结构具有一定的反应性,但所得结构的纤维间界面中受限的平衡稳健性和微运动限制了延展性。这种限制阻碍了它们在各个领域的实际应用,例如组织工程、智能可穿戴设备和程序化制造(图 1a)。因此,追求一种可以通过纳米纤维滑动或氢键重建利用具有多级活化界面的纤维组件的系统,对于推进结合多种增韧机制的仿生Bouligand结构材料构成了一个重大问题。纤维素纳米晶体(CNC)自组装成高度有序的Bouligand结构,表现出手性光子特性,可以根据结构-性质-功能关系进行调整。这些纳米晶单元通常被限制在几百纳米的尺寸内,因此其生物聚合物网络基质的空间排列可以通过氢键进行调节,为上述问题提供了实用的解决方案。
图 1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卿光焱研究员和武汉纺织大学张福生博士合作提出了一种自组装CNC的创新视角,作为开发具有适应性机械变色响应的坚韧和光子 Bouligand CNC水凝胶的结构模型。这种转变是通过重新定向纤维素纳米晶体CNC)/聚乙烯醇(PVA)光子基体的手性向列结构来实现的,从而产生沿x方向诱导排列的结构和拉伸的胆固醇形式(图 1b)。相关研究成果以“Highly robust cellulose photonic hydrogels with reconfigurability and mechanochromism”为题,于近日发表在Materials Today上。这些水凝胶表现出卓越的机械性能(超过950%的超高拉伸性和高达155.5 MJ?m?3的韧性)。此外,这些光子水凝胶表现出动态变色能力,在红色和蓝色之间转变,波长偏移为427nm,并且在受到可逆拉伸时在很宽的范围内具有稳定的电灵敏度(图2)。重要的是,水凝胶的综合特性使其能够集成到微控制器中,以构建一个机械成像平台,其中光学和电学双信号报告性能可实现压力分布的视觉定位(图3)。这些进步预示着CNC全新的应用未来,为不同行业引入了创新和多功能的解决方案。此外,这种方法为制造坚固的光子水凝胶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其智能光学响应有望扩大仿生光子纤维素材料在医疗、能源和工业领域的应用。
图 2
图 3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16/j.mattod.2025.01.008
- 陕科大马建中教授、高党鸽教授、吕斌教授团队 Small:具有先进热功能和电磁屏蔽的耐用纺织品 2025-01-17
- 深大万学娟教授团队Nano Lett.:生物质水凝胶电解质迈向绿色耐用的超级电容器-增强阻燃性、低温自愈性、自粘性和长循环稳定性 2024-10-01
- 中科院海洋所段继周团队 CEJ:具有增强防污性能的透明且机械耐用的有机硅/ZrO2溶胶杂化涂层用于海洋防污 2024-05-07
- 香港城大吕坚院士/哈工大孟松鹤教授 CEJ:4D打印可重赋形的形状记忆前驱体及其衍生陶瓷 2023-02-14
- Science子刊:异质集成的可穿戴电子,实现卓越的仿生、机械和电子性能 2020-11-13
- 北航陈玉丽教授团队提出了一种具有超强力学性能可编程性、复杂形状可重构性,并且可高效重复吸能的力学超材料设计策略 2019-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