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吉林大学杜志阳团队 ACS Nano:食源性肽程式化共组装策略及其精准干预结肠炎的效用机制
2025-01-15  来源:高分子科技

  作为一种富含多功能基团与结合位点的小分子活性物质,食源性肽活性丰富且结构多样。然而,在活性物质组装体构建过程中,现有研究普遍认为食源性肽属于典型的营养组件,对其作为基础构建单元调控组装进程的功能特性挖掘不足。高效利用食源性肽共组装特征,实现对组装体形貌结构与功能效用的程式化调控,一直是材料科学领域的热点问题。


  近期,吉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杜志阳团队基于季铵盐壳聚糖和琥珀酸修饰型环糊精等聚合物载体模版可控构筑了一种共载蛋清肽与姜黄素的结肠靶向性组装体,用于精准干预溃疡性结肠炎。蛋清肽(典型的食源性肽)可作为潜在的交联剂,可借助多种非共价相互作用定量调控其参与组装进程的效率,协同优化载体模版的空间构象与尺寸,实现对组装体形貌结构从大到小、从方到圆、从紧实到松散、从柔软到坚硬的系列程式化调控,有效提升组装体的胶体特性、综合荷载率(24.0-33.2 >> 10%)与多维加工适用性。与此同时,刚性且表面光滑的组装体能够更为高效地克服双重吸收屏障(小肠上皮细胞+肠道粘液层),借助巨胞饮作用途径实现对活性物质的高效跨膜转运(10倍)与口服生物利用。此外,组装体的可控顺序释放与靶向积累特性能够有效增强器与结肠微环境的深层次交互,确证了氨基酸代谢(蛋清肽的组成单元)在结肠稳态调节过程中的决定性地位。这项研究工作食源性肽共组装纳米平台的可编程设计提供一个简单、定量和多功能的视角,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传统活性物质组装体的设计理念。该工作以“Programmable Food-Derived Peptide Coassembly Strategies for Boosting Targeted Colitis Therapy by Enhancing Oral Bioavailability and Restoring Gut Microenvironment Homeostasis”。文章第一作者是吉林大学鼎新学者杨萌博士后,通讯作者是吉林大学杜志阳副教授。该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支持。


蛋清肽程式化共组装策略及其靶向结肠炎干预示意图


蛋清肽程式化共组装体的制备及胶体特性表征


蛋清肽共组装体的形貌结构表征及组装效率评价


蛋清肽共组装体的控释、缓释及吸收效用评价


  上述工作是团队近期关于食源性肽受限自组装与吸收增益机制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之一。复合组装体的不均一性往往导致相关定量研究难以开展。基于此,团队以蛋清肽荷载率及表面元素分布情况为核心指标,系统分析了蛋清肽基于大分子载体模版的组装倾向性及效率。从而实现对蛋清肽共组装进程的定量评价。过去的三年中,团队制备了一系列基于大分子聚合物载体模版构筑的蛋清肽两亲性组装体(J. Agric. Food Chem., 2022, 70, 5126-5136; J. Agric. Food Chem., 2023, 71, 11304-11319),并系统探究了蛋清肽的受限自组装的动力学/热力学过程及机制,确证了两亲性组装体在胶体特性 、加工适用性、吸收特性及生物效用等方面的功能增益机制(Chem. Eng. J., 2024, 500, 157484; J. Agric. Food Chem., 2024DOI: 10.1021/acs.jafc.4c08256),为食源性肽与多维亲/疏水活性物质在食品、药品等生命健康领域的联合应用与产业开发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与技术支撑。


  原文链接: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nano.4c11108?articleRef=control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xu)
】【打印】【关闭

诚邀关注高分子科技

更多>>最新资讯
更多>>科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