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表化学性损伤是一种常见的眼科急症,主要包括碱烧伤与酸烧伤,其患病率仅次于眼部异物损伤,具有极高的破坏性,往往会导致永久性视力损害,通常需要漫长而复杂的治疗过程。其中,由于碱烧伤的高度侵蚀性,其治疗难度远超酸烧伤。眼表化学损伤不仅损害患者的视觉功能,还对其心理和生理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传统治疗手段主要包括促进伤口愈合、抑制炎症、预防感染及降低眼压等,涉及多种生物治疗与手术手段,如羊膜移植、富血小板血浆、自体脐带血血清制剂、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抗血管生成剂以及角膜绷带镜等。然而,由于药物释放快及药物病灶部位作用时间短,进而需要频繁给药及产生不可避免的毒副作用等问题,严重限制了其治疗效果。
综述亮点
1.传统治疗的局限性
-
单一作用机制:大部分传统药物只能实现单一治疗目标,如抗炎、抗感染或促进愈合,难以应对复杂的病理过程。
-
高频用药:药物在眼表停留时间短,生物利用度低,需频繁用药以维持疗效,降低患者的依从性。
-
副作用与疗效限制:许多传统药物伴随显著副作用,且疗效有限,尤其在严重化学性损伤中表现不足。
2.纳米技术的多功能性与独特优势
纳米递送平台的多样性:系统分析了12种纳米递送平台,包括脂质体、纳米乳剂、纳米胶束、纳米晶片、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纳米颗粒、水凝胶、树枝状大分子、纳米复合物、纳米纤维、纳米酶及纳米复合材料。
图1 治疗眼表化学烧伤的纳米载体系统示意图
功能性改进:
① 增强药物的靶向递送与生物相容性,改善药物释放模式,实现长效治疗;
② 延长药物在眼表的滞留时间,减少给药频次,提高患者依从性;
③ 缓解传统药物带来的副作用,提高整体疗效。
- 纳米制剂的突破:包括脂质体、纳米乳剂等新型载体,结合传统药物和天然化合物,显著提升了治疗效果。
- 多靶点治疗策略:纳米技术实现了抗炎、抗感染、促进组织再生的协同效应,为解决复杂病理机制提供了新思路。
4.研究价值与未来展望
眼表化学性损伤的治疗面临诸多挑战,包括治疗周期长、药物疗效有限以及不良反应等问题。纳米医学为治疗策略的革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纳米技术的引入提高了治疗的安全性和生物相容性,优化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治疗结果,同时大幅度降低了给药频率、剂量需求和代谢复杂性等。
- 长期安全性与毒性评估:纳米材料的代谢及潜在副作用需持续关注。
- 生产成本与质量控制:实现规模化生产和临床应用仍是关键问题。
- 多学科协作:将材料科学、生物学与临床医学结合,通过技术创新推动纳米技术在眼科领域的全面应用。
通过跨学科合作与持续创新,纳米技术有望在治疗眼表化学性损伤及其他眼科疾病中发挥关键作用。正如综述中指出的,纳米技术在这一领域的突破不仅代表了眼科治疗方法的进步,也成为纳米医学发展的缩影,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范例。通过纳米技术对传统药物进行改造,有望激发其他眼病治疗的研究创新,推动眼科领域的发展。
原文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vs.202407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