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张安强教授团队 Macromolecules:集成分子动力学与机器学习的多组分聚氨酯弹性体性能预测与解释
2024-11-30 来源:高分子科技
在多组分聚氨酯弹性体的研究中,建立化学组成、分子结构和宏观性能之间的定量联系仍然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分子动力学和机器学习方法已广泛用于各种材料的研究。近日,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张安强教授团队将分子动力学和机器学习方法相结合,提出了一个新的结构与性能分析流程(图1)。其中,分子动力学方法为机器学习方法提供了高质量的数据集,而机器学习方法有助于降低分子动力学复杂的建模过程以及算力成本,能够实现对不同组分聚氨酯材料性能的快速预测。并且借助可解释的机器学习方法,将多组分聚氨酯材料的一系列结构参数赋予相应的特征值,进一步数字化分析各个结构参数对最终性能的影响占比。
图1 分子动力学和机器学习的集成流程图
该研究以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和聚碳酸脂多元醇(PCDL)作为软段基体,构建了一系列不同PDMS/PCDL组分配比、不同混合方式(共混、共聚)的聚氨酯弹性体模型。其中,共混系统将分别基于端胺基PDMS的聚氨酯弹性体与基于端羟基PCDL的单软段组份聚氨酯弹性体进行物理混合;共聚系统将端胺基PDMS与端羟基PCDL聚合到同一条分子链上后一并作为混合软段参与聚氨酯的合成。
图2 不同PDMS、PCDL比例下的分子动力学参数
图3 共混、共聚模型下分子动力学参数
图4 共混、共聚模型下的拉伸强度及其与自由氢键和硬区氢键的线性关系
图5 通过皮尔森相关系数(PCC)对特征值进行筛选
图6 六种机器学习模型的决定系数(R2)和均方根误差(RMSE)分析
图7 六种机器学习模型超参数优化后的预测曲线
图8 六种机器学习模型的特征重要性及XGB模型的SHAP值分析
图9 SHAP解释的预测数据生成瀑布图
图10 机器学习预测系统中氢键数目和预测每一条分子链上可生成氢键及SHAP重要性分析
图11 SHAP方法对每个分子链中氢键数量的特征贡献进行全局评估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21/acs.macromol.4c02559
版权与免责声明:中国聚合物网原创文章。刊物或媒体如需转载,请联系邮箱:info@polymer.cn,并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xu)
相关新闻
- 大连理工大学张磊副教授、孙吉宁教授团队:类液体表面液体润湿行为分子动力学模拟 2024-09-13
- 中山大学李斌课题组 Macromolecules:利用粗粒化分子模拟探究星型聚电解质在不同溶液环境中的自组装行为 2024-04-01
- 天大封伟教授团队与合作者 AFM:分子动力学模拟与实验结合探究分子界面的热传输行为 2023-12-04
- 山西师大崔小静 ACS Sensors:机器学习辅助热电水凝胶实现自驱动面部感知 2025-01-11
- Science:AI和高通量结合的逆向分子设计加速材料发现 2024-12-14
- 四川大学王琪院士团队李怡俊/华西口腔医院王剑 Adv. Sci.:基于机器学习辅助诊断的口腔正畸隐形矫治器 2024-11-21
- 中科院兰州化物所王晓龙研究员团队《Mater. Horiz.》:光固化3D打印高性能聚氨酯弹性体 2024-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