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PA赵善宇团队、东华大学张清华团队 Adv. Mater.:在可回收高性能聚酰亚胺复合气凝胶的多尺度制造方向取得新进展
2024-11-29 来源:高分子科技
随着全球能源供应逐步转向可再生材料,减少碳排放正变得愈发重要。生物基材料作为合成聚合物的一种潜在可持续替代品备受关注,但其性能往往尚未达到聚合物的水平。鉴于当前多重复杂、极端条件对高性能材料的高度依赖,确保这类材料的可回收利用尤为重要。
图2:湿纺丝、静电纺丝和3D打印制备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a) RPS-20%?1.0气凝胶纤维,b) RPS-20%?0.5静电纺纳米纤维薄膜,c) RPS-15%?1.9 3D打印立方体的显微照片。d)气凝胶纤维,e)静电纺丝膜中的纳米纤维,f)3D打印的SEM横截面图像。g)气凝胶纤维,h)静电纺纳米纤维薄膜,i)打印立方体(0.43-0.93μm3,有效像元尺寸18μm)的横切面和层析图。
图3:RPS复合气凝胶的回收利用。a)13C NMR谱,b)分子量及分布,c) RPS复合气凝胶的回收过程,d)应力-应变曲线,e) N2吸附等温线,f)回收后RPS复合气凝胶的TGA曲线。
图4. 复合气凝胶的高温屏蔽性能。a) 复合气凝胶在消防服中的潜在应用。b) 复合气凝胶织物的热防护和防火性能。c)红外热像图和d)热防护测试时纺织品上下表面的实时温度变化。e) 复合气凝胶在热失控保护下锂离子电池组中的应用及结构图。f)标准电池热失效试验时复合气凝胶的实时温度、压力变化曲线。g) 复合气凝胶织物保护下的锂离子电池热测试照片,h)实时温度曲线,i)锂离子电池电压。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02/adma.202411599
版权与免责声明:中国聚合物网原创文章。刊物或媒体如需转载,请联系邮箱:info@polymer.cn,并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xu)
相关新闻
- 中南民大张道洪/许泽军团队 AFM:用于防伪的刺激响应性可回收室温超长磷光(RTP)聚合物 2025-07-15
- 江苏科技大学赵正柏/李为立团队 JCIS:用于各向异性导热胶膜开发的自修复、可回收和高性能交联聚合物的制备 2025-07-15
- 华南农大杨卓鸿/胡洋、阿尔伯塔大学曾宏波 CST: 基于香草醛固化剂和改性氧化石墨烯的高强度、耐老化、可回收环氧防腐涂层 2025-07-11
- 桂林理工大学甄士杰副教授、华南理工赵祖金教授 CEJ:揭示单分子结中的非共价耦合作用 - 实现高性能刺激响应分子器件 2025-07-16
- 四川大学王玉忠院士团队《Mater. Horiz.》:聚乙烯升级回收为可降解易回收高性能材料 2025-07-14
- 吉林大学姜世梅教授团队 JACS:基于超分子-共价协同策略构筑高性能单组分胶黏剂 2025-06-29
- 华南理工大学王林格教授团队 AFM:开发了一类兼具高透明性和高稳定性的无色聚酰亚胺复合薄膜 2025-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