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南开大学余志林教授等 CCR 综述:生物医用材料的原位制备
2024-10-16  来源:高分子科技

  生物材料在解决各种疾病问题、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原位生物材料的开发,为实现在动态生理条件下的精准靶向治疗提供了新思路。近日,南开大学余志林教授团队介绍了原位生物材料的概念及其设计原理,总结了以原位多肽组装为代表的生物材料在癌症治疗、抗炎、抗菌、组织工程以及其他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并深入讨论了原位多肽组装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前景。该综述以“In situ formulation of biomaterials for disease therapy: Recent advances in peptide assembly strategies”为题发表在期刊《Coordination Chemistry Reviews》上。在该工作中,作者首先介绍了原位生物材料的定义、设计原则、以及材料类型。随后,重点介绍和分析了以原位多肽组装为基础的生物材料在癌症治疗、抗炎、抗菌、组织工程以及其他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和发展方向。


图1. 原位生物材料中原位位点、刺激源、原位反应以及材料成分示意图


  在癌症治疗中,肿瘤细胞中的许多生物标志物都成为原位生物材料实现原位响应的刺激源。将不同的治疗成分结合到原位生物材料中,可通过不同的途径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结合肿瘤组织的异质性,例如血管生成、神经发生、酸性环境、乏氧、免疫抑制以及各种过表达的酶等条件,可合理设计靶向细胞外基质、细胞膜或胞质的原位生物材料。利用内源性的酶、离子、氧化还原以及外源性的光、热等条件作为刺激源,结合包括化疗药物、免疫调节剂、光敏剂、配体等各种类型的治疗基团,合理设计原位生物材料的结构和组成。作者从光动力治疗、化疗、联合治疗等不同治疗模式的角度详细介绍了原位多肽组装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分析了原位多肽组装材料的构成和结构特点与肿瘤组织环境特征的关系。


图2. 肿瘤组织的特征和癌症原位治疗剂的设计原则


  在抗菌方面,细菌耐药性使抗菌剂的抗菌效果有限,而原位多肽组装材料将肽的结构与抗菌活性的精准调控相结合,成为开发抗菌剂的理想材料之一。细菌感染组织处带负电的细胞壁、弱酸性、乏氧、异常代谢、过表达的酶等均可用于调控多肽组装。原位多肽组装的抗菌活性可能源于分子水平上肽链的激活、感染部位抗菌剂的聚集、以及多肽组装网络对细菌的物理捕获。作者介绍了具有代表性的原位多肽组装抗菌材料,并提出了在丰富调控策略以及明确抗菌机制方面等面临的挑战。


图3. 细菌感染组织的特征和原位治疗剂的设计原则


  在炎症组织中,免疫细胞以及相关细胞因子、趋化因子、蛋白酶、自由基、生长因子的异常等现象成为指导原位多肽组织生物材料的设计基础,结合炎症因子清除剂、信号通路抑制剂、小分子药物等治疗基团,在细菌生物膜、细菌膜、细菌内部等不同位点激活原位多肽抗菌剂,作者详细介绍了原位多肽组装在抗炎治疗中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未来在提高配体亲和力以及生物活性等方面的发展趋势。


图4. 炎症组织的特征和原位治疗剂的设计原则


  人工细胞外基质对组织工程和再生具有重要意义,多数情况下通过组装和降解来重塑细胞外基质,缺乏动态性,阻碍了细胞分化、增殖和迁移。原位多肽组装为建立具有动态特征和适当机械性能的人工细胞外基质提供了一种独特方法。这种动态性的实现可以基于受损组织的内部环境特征或者外部光、热、机械力等刺激。作者分析了多肽原位组装在组织工程和再生中的潜在应用价值,并提出所面临的机械性能方面的问题和挑战,对原位多肽组装在组织工程中的进一步应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图5. 损伤组织的特征和原位治疗剂的设计原则


  最后作者总结了原位多肽组装在疾病治疗中的巨大应用价值和潜力,并进一步分析了其在临床应用中的现状、挑战和解决方法。首先,目前对于多肽结构设计、刺激源以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和理解十分有限,阻碍了原位生物材料的系统设计,与人工智能的结合可能会更有助于原位材料配方的精准设计。其次,多肽组装的原位构筑依赖于生物标志物的过表达,而患者的个体差异性对原位生物材料的普遍性提出了挑战,应开发更加稳健精准的反应调控策略以满足不同病理条件。第三,对原位生物材料的原位表征方法十分有限,使其更加依赖于溶液中的表征,因此应建立离体表征与原位结构之间的桥梁。第四,由于缺乏药代动力学和生物安全性方面的研究,原位生物材料的临床应用受到阻碍,这是由于原位生物材料是原位形成的,且含有多种组成成分,各成分的降解动力学和途径可能各有不同,因此开发高灵敏的高效分析方法可能有助于他们的临床转化。


  论文第一作者分别为江西省肿瘤医学院熊文敏和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博士研究生宋娜(目前就职于德州学院药学院),通讯作者为南开大学化学学院余志林和江西省肿瘤医院李俊玉。该工作得到了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海河实验室及京津冀联合项目等项目经费资助。


  原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010854524005976

版权与免责声明:中国聚合物网原创文章。刊物或媒体如需转载,请联系邮箱:info@polymer.cn,并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xu)
】【打印】【关闭

诚邀关注高分子科技

更多>>最新资讯
更多>>科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