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紫外型光源如高压汞灯在使用时具有释放臭氧,皮肤损害,能量转化低,使用寿命短等诸多缺点,故紫外光聚合技术在实际应用时面临诸多的限制。而可见光以及近红外光聚合技术则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这些问题,成为了光聚合行业的发展方向;尤其是近红外光聚合技术,因近红外光具有生物安全、高穿透性以及光热转换等性质,使得近红外光聚合成为近些年研究的热点之一,已被报道应用于牙科材料、3D打印等领域。制备有色聚合物尤其是黑色聚合物一直是光聚合技术的难点之一,因为有色填料通常具有较强的吸光能力,阻碍了光引发体系的光吸收;由于绝大部分有色填料在近红外光区的吸收有限,故近红外光聚合是制备有色聚合物的强有力手段。
图1 IRTs/TPGDA (0.002:1,摩尔比) 与 IRTs/Iod/TPGDA (0.002:0.01:1,摩尔比)体系在(a)808 nm 激光、(b)630 nm LED以及(c)450 nm LED光源照射下的光聚合动力学曲线;IRTs/PETMP/DVE-2 (0.004:0.5:1,摩尔比) 与IRTs/Iod/PETMP/DVE-2 (0.004:0.02:0.5:1,摩尔比) 体系在808 nm激光照射下的(d)双键转化率与(g)巯基转化率,630 nm LED照射下的(e)双键转化率与(h)巯基转化率, 450 nm LED照射下的(f)双键转化率与(i)巯基转化率
图2(a)IRTs与IRTs/Iod在808 nm近红外光源照射下生成自由基的ESR信号图;(b)Iod在365 nm光源照射下生成自由基的ESR信号图;(c)IRT正离子与Iod电子转移的机制;(d)IRT正离子与四苯基硼酸根电子转移的机制;(e)LC-MS所检测到的IRTs/Iod体系的光解产物;(f)IRTs/Iod体系的引发机制。
图3 不同摩尔比的TBD与IRT的(a)丙酮和(b)甲醇溶液的UV-vis-NIR吸收谱图(IRT的浓度保持在1 × 10?5 mol L?1);不同摩尔比的(c)TBD/TSA/IRT和(d)TBD/TFA/IRT的(a)丙酮和(b)甲醇溶液的UV-vis-NIR吸收谱图(IRT的浓度保持在1 × 10?5 mol L?1);(e)IRT酸碱变色的机理
图4 (a)IRT、TPO以及不同颜色的填料的UV-vis-NIR吸收光谱(IRT与TPO的浓度为 2 × 10?3 g L?1,有色填料的浓度为1 × 10?2 g L?1);(b)由IRT/Iod/PETMP/DVE-2/有色填料(0.001:0.005:0.6:0.4:0.005,质量比)体系通过820 nm LED光源照射所制备的多色聚合物的示意图;(c)由IRT/Iod/TMPMP/EO15-TMPTA/PEG400DA(0.004:0.02:1:0.8:0.2,质量比)体系通过820 nm LED光源照射所制备的酸碱变色聚合物的变色示意图
该团队的研究为近红外与可见光聚合提供了一种性能优异的光引发体系,有助于光聚合尤其是近红外光聚合技术的发展。此外,该研究为制备有色聚合物以及酸碱变色聚合物给出了一种可行的方案与实施途径,丰富了近红外光聚合技术的应用性,在制备有色聚合物尤其是黑色聚合物,以及刺激响应聚合物上具有实际的应用前景。该研究由湖北固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资金与材料支持。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21/acs.macromol.4c00098
- 中科院化学所陈传峰、李猛团队 Angew:基于刺激响应聚合物制备的手性共组装体用于放大全色圆偏振发光 2024-10-16
- 中国科大陈昶乐教授课题组《Adv. Sci.》:光、热、力三重刺激响应聚烯烃 2024-01-11
- 南邮黄维院士团队陶冶教授和陈润锋教授课题组 JACS:单组份刺激响应聚合物长余辉 2023-03-12
- 香港科大唐本忠院士团队/武大王富安课题组 JACS:设计一种AIE螺环近红外发射探针用于DNAzyme敏化增强的乳腺癌光热治疗 2024-12-14
- 桂工甄士杰/李美静博士、广医张天富副教授、华工赵祖金教授、港中深唐本忠院士 AM:近红外二区脂质体多模态光诊疗新成果 2024-11-29
- 华东理工大学田禾院士、马骧教授团队 Angew:单环发光体的近红外室温磷光 2024-10-27
- 普渡大学窦乐添教授团队 Angew: 力学性能可调控的拓扑聚合物晶体 2022-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