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理工郑子剑/南科大林苑菁团队 Sci. Adv.:基于织物单片集成的无线表皮生物传感腕带的最新研究进展
2023-11-15 来源:高分子科技
近日,香港理工大学郑子剑课题组与南方科技大学林苑菁课题组在柔性可穿戴传感器件领域取得研究进展,相关研究以“A Monolithically Integrated In-textile Wristband for Wireless Epidermal Biosensing”在国际顶级期刊Science Advances上发表。南科大-港理工2021级联培博士生马小浩为论文第一作者,林苑菁(南方科技大学深港微电子学院,助理教授)和郑子剑(香港理工大学,讲席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汗液含有许多生物标志物,包括电解质、代谢物、氨基酸和激素,对这些生物标志物的持续监测可以实现早期疾病的发现和管理。另一方面,电子织物由于其独特的舒适性和透气性,在汗液生物传感中具有很大的潜力。然而,织物固有电阻大且电子集成度低,现有的方法通常只将传感器集成在织物上,而无法实现整个电子系统的高兼容性集成互连。聚合物辅助金属沉积 (PAMD)作为一种低成本、高产出的工艺可用来制造高导电的纺织品(纺织品电导率与块金属在同一个数量级)。PAMD工艺为制造用于柔性传感的电子织物系统提供了新思路。
作者报导了一种混合集成在单层织物上的手环,用于实时无线检测汗液中的生物标志物。通过PAMD工艺与改良的双面光刻技术在单层织物上实现了与传统印刷电路板(PCB)一样的电路图案(图1)。基于特别设计的电路图案,制造了由以下三部分组成的手环:用于离子检测的高选择性传感器,用于信号提取和处理的电路,以及用于无线数据传输的蓝牙模块和应用App。集成的手环可在0.3-40 mM范围内连续监测汗液钾离子浓度,精确度达到0.994,实现了可靠的无线实时表皮生物传感。此外,该手环具有79 mm s-1的优异透气性和270 g m-2day-1的透湿性,比商业医用胶带和柔性电子产品中常用的弹性体还高出一个数量级以上,从而确保佩戴舒适性(图2)。这项工作作为一种制造可穿戴电子织物的独特策略,在移动健康和远程医疗等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论文链接:https://www.science.org/doi/pdf/10.1126/sciadv.adj2763
版权与免责声明:中国聚合物网原创文章。刊物或媒体如需转载,请联系邮箱:info@polymer.cn,并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xu)
相关新闻
- 陕科大王学川/王海军/党旭岗 Mater. Horiz.:一种生物质衍生的多功能导电涂料助力可穿戴智能纺织品和皮肤生物电子一体化 2025-02-17
- 加州理工学院高伟教授课题组 Nat. Mater.: 全打印MIP开创可穿戴与植入式双重应用新篇章 2025-02-05
- 苏州大学李刚教授课题组 Compos. Sci. Technol.: 适用于数字医疗中不同微环境的自适应响应能力的柔性应变传感器 2025-02-02
- 南开大学梁嘉杰/中科大吴恒安《Adv. Mater.》:超强、超韧、高鲁棒性MXene复合纤维及其于电子织物应用 2023-01-23
- 西北工业大学赵阳《Small》:多级微裂纹结构电极实现高电压高倍率长寿命的柔性水系锌电池 2022-12-22
- 复旦大学陈琳团队《Nat. Commun.》:在低功耗柔性电子领域取得突破 2022-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