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磁污染越来越严重,单一的电池屏蔽材料无法满足一些新兴领域的新要求,包括微波吸收、电传感器、除冰和电加热。制造结构设计新颖、轻量化、多功能的多功能复合材料得到了广泛的探索。其中,碳纳米管(CNTs)因其优良的导电性、导热性、强的力学性能和轻质等优点而被用作优良的导电填料。然而,CNTs的无序缠绕带来了大量的结构缺陷和管间的大接触电阻,不利于实现材料优异的导电性。单分散的超长SWCNTs具有更长的纵横比,减少了π-π堆叠相互作用导致的团聚,有利于构建更高效的导电网络,提高材料的各项性能。
单组分材料力学性能难以提高,不能满足结构材料的应用要求。芳纶纤维可分解成芳纶纳米纤维(ANF),成为高强复合材料的研究热点。单壁碳纳米管(SWCNT) 和 ANF 的芳香结构具有高度的结构相似性,难点在于如何构建有效的混合网络结构,以解决 SWCNT 和 ANF 之间填料与基体结合力差的问题。研究发现,可以通过调整结构来制备复合材料,以平衡界面相互作用。由于碳纳米管极易聚集成纳米管束,因此导电填料最好能改善碳纳米管的分散性并增强氢键界面对复合材料性能的提升至关重要。
基于此,四川大学王延青特聘研究员课题组,在碳材料专业期刊Carbon 上发表题为“Mono-dispersion decorated ultra-long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 aramid nanofiber for high-strength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shielding film with Joule heating properties”的研究论文。文章第一作者为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学硕士研究生张丁月,文章通讯作者为四川大学特聘研究员王延青。
在这项工作中,他们从自然界中的珍珠层结构中汲取灵感,通过一种新颖的双网络互穿策略制备了层状 ANF/SWCNT 复合薄膜。其中,复合薄膜中的双网络可借助定向过滤构建成具有优先取向的层状结构。这种策略表明,它能有效增加 ANF 和 SWCNT 网络之间的氢键相互作用,并从 SWCNT 在 ANF 水溶液中的单分散性中获益。在拉伸过程中,所制备薄膜中双网络的优先取向和丰富的氢键共同作用,产生了较高的断裂强度(113.45 Mpa)和较低的断裂应变(<2%)。此外,复合薄膜还具有可调的导电性(131.9-798.57 S/cm)、显著的电磁屏蔽 EMI SE(43.01-75.28 dB)和 1.281 × 104 dB cm2 g-1 的比屏蔽效能(SSE/t)。更有趣的是,薄膜还具有快速热响应(<15 秒)和长期稳定的焦耳加热性能,在相对较低的外加电压(0.5-5 V)下具有较宽的温度响应范围(89-445 ℃)。他们的研究为填料界面的双网互穿设计提供了思路,从而制备出高性能、可持续的生物启发薄膜材料,用于电磁波屏蔽和电热转换应用。
本文要点
要点一:单分散超长单壁碳纳米管分散液和ANF/SWCNT薄膜的制备
如何使 SWCNTs 均匀地分散在聚合物基体中,成为一种高效的导电添加剂,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他们将超长 SWCNT通过连续运行的珠磨机系统将 SWCNT 束分解稳定。然后,预先分散的超长 SWCNTs 分散体通过它们之间的π-π相互作用被引入到均相 ANF 溶液中。将得到的分散体抽滤成膜后,即使在真空抽滤过程中受到力的作用,它们仍然保持单独分散的状态,没有观察到明显的聚集。SWCNT 在水中呈管状单个分布(称为单分散),无明显团聚,分散剂分子螺旋吸附在SWCNT 表面。
图1:. (a) 利用偶极/偶极静电相互作用和稳定相互作用实现 SWCNTs 单分散的示意图。(b) SWCNT 与 ANFs 之间的相互作用。(c) 单分散 SWCNTs 在 H2O 溶液中的扫描电镜图像。(d) 单分散 SWCNTs 吸附分散剂的 TEM 图像。(e)SWCNTs 分散体和粉末的拉曼光谱;(f)紫外-可见光谱;(g)分散效率;(h)照片;(i)SWCNT 分散体的粒度分析和丁达尔效应。(j) 使用不同分散剂的 SWCNTs 分散体的 Zeta 电位和粒度分布分析。(k)SWCNT 分散体的稳定性分析。
图2:(a) ANF 薄膜和含有 50 wt% SWCNT 的复合薄膜的图像。纯 ANF 薄膜的横截面(b)和拉伸横截面(e)以及 ANF/SWCNT 薄膜的横截面(c)和拉伸横截面(f)的扫描电镜图像。(d) 薄膜拉伸测试示意图。ANF/SWCNT 薄膜的机械性能:(g)应力-应变曲线,(h、i)拉伸强度、模量、拉伸应变和韧性图。(j) ANF/SWCNT 薄膜的断裂机制示意图。
要点二:SWCNT/ANF的相互作用
图3:(a) ANF/SWCNT 复合薄膜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b) XRD 图和 (c) 拉曼光谱。(d) C 1s 高分辨率 XPS 光谱。(e) N 1s 高分辨率 XPS 光谱。(f) 使用不同分散剂的 ANF/SWCNT 的 C1s 高分辨率 XPS 光谱。
要点三:电磁干扰屏蔽性能及DFT仿真计算
图4:(a) 不同 SWCNT 和 ANFs 重量比的复合薄膜的导电率和方阻。(b) 电磁屏蔽(EMI)性能。(c) 不同 SWCNT 和 ANFs 重量比的复合薄膜的 EMI SE 值和密度。(d) 复合薄膜的 EMI SE 值、电导率和密度与已报道的最先进的 CNT/金属/碳基材料的比较。(e) 复合薄膜的电磁干扰屏蔽机理 (f) 不同材料覆盖的 SWCNT/ANF 复合薄膜在接收器上屏蔽电磁干扰的实际应用模拟:(左)纯 ANF 薄膜;(右)ANF/SWCNTs 复合薄膜。
图5:(a) ANF/SWCNT 的相互作用能的密度泛函理论 (DFT) 计算。(b) EMI 屏蔽性能。(c) 使用不同分散剂的复合薄膜的 EMI SE 和密度。
要点四:焦耳加热特性
图6:(a) 不同 ANF 和 SWCNT 比例的薄膜在 0.5-5 V 不同电压下的热导率和 (b, c) 时间与温度的关系曲线。(e) 真实的实验数据以及温度与 U2 的线性拟合。 (f) 复合薄膜在电压逐渐升高时的温度变化。(g) 在连续施加 2 至 5 V 电压时复合薄膜表面温度的线性变化,以及电压与时间的插入曲线。(h) 电压与最高温度与其他材料的比较。(i) 2 V 恒定电压下 1500 秒的焦耳加热性能。
文 章 链 接
Mono-dispersion decorated ultra-long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 aramid nanofiber for high-strength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shielding film with Joule heating properties
https://doi.org/10.1016/j.carbon.2023.118315
通讯作者简介
王延青特聘研究员简介:四川大学特聘研究员,四川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特聘专家,国家制革技术研究推广中心特聘专家,四川省专家服务团专家,日本政府高端引进外国人(日本高度人才1号)。入选四川大学“双百人才工程”计划(2019-2023),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外国人特别研究员(2015-2017)。2019年加入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高材系独立开展研究工作,成立先进碳与能源材料应用研究室。主要从事超长碳纳米管的单分散原理、碳基材料的设计制备及其在能源、环境相关领域的应用研究,主要包括:超长碳纳米管在非/弱极性有机体系的分散研究、新型高倍率快充锂电池导电剂、低温锂电池负极、钠电池硬碳负极、电磁屏蔽/吸波材料、超级电容器、碳基导热/散热材料、柔性显示材料、先进高分子功能材料等,在Advanced Science,Carbon,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Small,J Mater Chem A,Energy Storage Materials等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研究成果获得了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中国专利优秀奖、山东省专利奖、四川省特聘专家、四川省“天府峨眉计划”创业领军人才、JSPS外国青年学者研究奖励、北海道大学私费外国人留学生特待制度、四川大学优秀科技人才奖、盐都特聘专家等。课题组主页:https://www.x-mol.com/groups/wangyanqing
- 东华大学朱美芳院士/叶长怀团队 AFM:具有优异力学和隔热性能二氧化硅/芳纶纳米纤维双网络复合气凝胶纤维用于耐火型摩擦纳米发电机 2024-08-24
- 陕科大张美云教授团队《Compos. Part B-Eng.》综述:芳纶纳米纤维基功能复合材料-制备、应用与前景 2024-01-24
- 迪肯大学类伟巍教授团队 Adv. Funct. Mater.: 液相重组芳纶纳米纤维助力超高通量纳滤膜 2024-01-07
- 东华大学张坤教授团队《ACS AMI》:在制备具有高热电性能的连续交替p-n分段热电纱线领域取得新进展 2022-09-29
- 中国科大杜平武教授课题组JACS封面文章:在单一手性碳纳米管的长共轭结构合成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19-12-07
- 中科院金属所孙东明研究员团队与刘畅研究员团队合作:米级单壁碳纳米管薄膜的连续制备及全碳电路研制获进展 2018-07-06
- 陕科大白阳/黄文欢 Small:可拉伸/自愈合/免粘接的电磁屏蔽/红外隐身复合膜 2024-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