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中有许多材料能自动响应外界环境变化,并改变自身的机械强度,如骨头、鱼鳞等。剪切增稠液是一种非牛顿流体,也是此类仿生自响应材料的一种。当剪切速率(应力)超过其临界值时,剪切增稠液(STF)的黏度会快速增加,而且一旦没有了剪切作用,其粘度又能立刻恢复到初始状态。这种可逆的剪切增稠性能,让STF成为一种新兴的吸能材料,在柔性防弹衣、头盔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STF是一种高粘度和高吸湿性的液体,难以与基体材料进行复合,而且在使用过程中其分散介质的吸水、挥发,及分散颗粒的沉淀等行为都会严重降低剪切STF的性能,从而限制了STF的实际应用,同时STF的剪切增稠行为也使得传统在溶液中的剪切乳化合成不同粒径微胶囊的途径成为挑战。因此,研发新型多功能的STF及合适的微胶囊化工艺成为学界和业界争相努力突破的方向。
研究人员采用油/油乳液溶剂蒸发的方法,首次通过一锅法直接机械搅拌乳化制备了ILSTF微胶囊。微胶囊的制备需要先将芯材剪切乳化,但是STF的剪切增稠效应使之难以直接剪切乳化。目前相关报道中只有通过微流控的方法制备了毫米级尺寸的STF胶囊,尚无通过一锅法机械搅拌制备STF微胶囊的方法。研究人员巧妙利用溶剂蒸发法制备微胶囊的原理,先使用大量的丙酮溶剂稀释ILSTF,使芯材流变性能反转,从剪切增稠变成剪切变稀,从而得以通过机械搅拌方式直接乳化芯材。在微胶囊成壳过程中,随着溶剂的逐渐挥发及ABS壳材的相分离析出,芯材最终只剩下纯ILSTF,再次出现流变性能反转,恢复其剪切增稠性能,从而首次成功通过一锅法制备了微米级尺寸的ILSTF微胶囊(图2)。研究人员系统性地研究了ILSTF微胶囊成壳行为和参数的影响和优化,最终制备了具有优异热稳定性、芯材含量高、机械性能好、粒径可控的ILSTF微胶囊(图3)。
图2. ILSTF 微胶囊的制备和性能表征
基于ILSTF微胶囊的成功制备,研究人员探究了ILSTF微胶囊的吸能应用,通过将ILSTF微胶囊加入PDMS基体中,有效地提高了PDMS的抗冲击性能。ILSTF 微胶囊改性PDMS(ILSTF MCs/PDMS)的吸能能力分别比纯PDMS和IL MCs/PDMS提高了30%和67%。在落球冲击测试中,涂覆PDMS涂层和IL MCs/PDMS涂层的玻璃基底都出现破损,而ILSTF MCs/PDMS涂层有效地保护了玻璃基底(图4)。
该工作已发表在近期的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上,文章题目为“Direct Microencapsulation of Ionic-Liquid-Based Shear Thickening Fluid via Rheological Behavior Transition for Functional Applications”,第一作者为陈树生博士,华南理工大学蒋震宇教授团队参与合作,共同通讯作者为华南理工大学张鹤副教授和香港科技大学杨晶磊教授。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cej.2022.140819
- 北京化工大学张好斌教授《ACS Nano》:基于PDA可控修饰MXene的油墨用于电磁波调控和红外防伪涂层 2022-10-18
- 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农药创新中心 CEJ:利用农药分子噁霉灵诱导海藻酸钠和羧甲基壳聚糖混合水溶液构建性能优异的超分子载药水凝胶 2022-09-20
- 郑州大学申长雨院士和刘春太教授团队MME: 熔融共混MXene/TPU复合材料力学和流变性能研究 2020-08-13
- 辽宁大学孟庆博/宋智凝团队 Nano Lett.:用于无溶剂深度氧化脱硫的亲水性离子液体凝胶微球 2024-12-03
- 苏州大学严锋教授团队 AM:基于硼酸酯动态交联的聚离子液体水下粘合剂 2024-10-24
- 贵州大学谢海波教授/张丽华副教授 CEJ:多功能壳聚糖基聚离子液体双网络水凝胶电解质用于超级电容器和应变传感器 2024-08-30
- 中国科大龚兴龙教授课题组 CEJ:用于人体防护和穿戴系统的多功能剪切增稠液基纱线 2022-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