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学查俊伟 AM:受含羞草启发 - 动态可持续聚酰亚胺电介质薄膜
2022-11-04 来源:高分子科技
电介质聚酰亚胺作为绝缘材料在电力系统和电子设备中普遍存在。高温、高压和高场强等恶劣环境下长期应用,需要动态聚酰亚胺来应对电气或机械损伤等不可逆失效过程。其中,需要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在于如何对刚性聚酰亚胺的分子结构进行设计,以实现动态可逆特性。
日前,北京科技大学查俊伟教授课题组设计了一种低分子量聚酰亚胺基因单元,通过与聚酰亚胺连接酶动态交联来制备智能薄膜。有趣的是,由于基因单元和连接酶组合的可变性,通过“含羞草”仿生策略,将聚酰亚胺设计为软硬结合的三种形式,以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同时,薄膜具有良好的降解效率、优异的可回收性和可修复性,并且可重复使用。从含羞草仿生的角度出发,将简单的聚酰亚胺基因单元与连接酶交联制备高强度、耐高温动态聚酰亚胺的设计思路,为电气电子聚酰亚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科研基础和明确的案例。
聚酰亚胺基因单元和薄膜的概念设计、结构
动态聚酰亚胺薄膜的可修复能力
动态聚酰亚胺薄膜的湿度传感器应用和可回收性
碳纤维-动态聚酰亚胺薄膜复合材料的应用和可回收性
原文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ma.202207451
版权与免责声明:中国聚合物网原创文章。刊物或媒体如需转载,请联系邮箱:info@polymer.cn,并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xu)
相关新闻
- 浙江大学赵玥绮团队 AFM: 仿生梯度结构水凝胶助力骨软骨修复 2025-10-15
- 南理工傅佳骏教授团队 AM:强韧如贝壳 - 兼具耐湿、室温自修复与高导热性能的仿生纳米复合材料 2025-10-06
- 清华大学吉岩、北理工仵雅禾《Nat. Commun.》:仿生配位化学破解动态液晶弹性体“韧性-柔性-做功”不可能三角 2025-10-05
- 兰州化物所王道爱研究员团队 AFM:自适应限域润滑策略实现多孔聚酰亚胺的超低摩擦和磨损 2025-08-12
- 华南理工大学王林格教授团队 AFM:开发了一类兼具高透明性和高稳定性的无色聚酰亚胺复合薄膜 2025-07-11
- 宁波材料所王震/阎敬灵团队 JMCA: 聚酰亚胺/石墨烯气凝胶的分级多孔结构实现力学和电磁屏蔽兼容 2025-06-19
- 王中林院士/吴治峄研究员团队 Nano Energy:基于光热效应和摩擦纳米发电机的接触反馈仿生驱动器 2022-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