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浙江工商大学胡梦欣课题组 ACS AMI:静电纺纳米纤维膜加速益生菌生物膜的形成与富集
2022-07-09  来源:高分子科技

  生物膜是微生物在地球上最古老、最成功、也是最广泛的一种生命形式。它由微生物自分泌的胞外聚合物(EPS)紧密包裹高度组织化的菌体组成,通常黏附于生命或非生命材料的表界面。据统计,地球上约40-80%的微生物以生物膜表型存在。在人体中,尤其是在胃肠道中,多种微生物生物膜通过黏液层和食物颗粒的附着在消化道上皮和腔内自然形成。最新的研究表明,肠道菌群的生物膜在肠道内稳态、定殖抵抗、菌群稳定和恢复、宿主免疫成熟以及食物消化和化学药物改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对生物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疾病相关领域,如牙龈疾病、外科植入物感染、肠道疾病等。很长时间以来,微生物生物膜的有益功效在极大程度上被忽略。近年来,研究人员开始注意到生物膜表型的益生菌较之游离形态的益生菌在胃肠液、抗生素、以及热等苛刻条件下具有突出的耐受性;同时,还发现益生菌生物膜及其代谢产物较之游离益生菌具有更强的益生功效。因此,生物膜表型的益生菌也被认为是目前最有前景的第四代益生菌。基于此,如何高效地制备生物膜表型的益生菌也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胡梦欣课题组前期相关的研究(J. Agric. Food Chem. 2019, 67, 3198?3208)发现Lactobacillus plantarum可在静电纺醋酸纤维素纳米纤维膜上形成致密的生物膜,作为发酵剂制备酸奶,可缩短发酵周期,同时酸奶中的益生菌在货架期内保持良好的存活性,解决了传统菌剂及其发酵产品中益生菌易失活、不稳定的难题,克服了益生菌在消化道内存活率低的困难。然而,纤维材料促进益生菌快速形成生物膜的关键机制和深层次原因仍不明晰。因此,阐明纤维材料加速益生菌生物膜形成的机制,对高效富集益生菌及其他高附加值微生物的生物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近日,该课题组选择了多种具有微米级尺寸的纤维材料,聚酯纤维、聚丙烯纤维(光滑纤维、多孔纤维、中空纤维)、碳纤维和醋酸纤维素纤维,将这类具有多种化学组成和表界面性质的微米级纤维与静电纺醋酸纤维素纳米纤维材料进行比较,探究纤维材料促进益生菌生物膜快速形成的关键因素。研究发现,无论微米级纤维的纤维材料具有何种化学组成和表界面性质,均不能形成高度富集的Lactobacillus paracasei生物膜,而静电纺醋酸纤维素纳米纤维材料则轻松促进了高度致密和富集的L. paracasei生物膜的形成(图1)。与具有相同化学成分的微米级醋酸纤维素纤维材料相比,静电纺醋酸纤维素纳米纤维材料在1天内即可实现生物膜的快速形成,而微米级醋酸纤维素纤维材料经过5天仅在纤维的表面形成薄层状生物膜(图2)。究其原因,益生菌尺寸与纤维材料的纤维尺寸和孔尺寸的匹配度在促进生物膜形成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图3)。


图1 益生菌生物膜在纤维材料上的形成规律


 图2 具有不同纤维尺寸的醋酸纤维素纤维材料对益生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规律


 图3 益生菌和纤维材料的尺寸匹配度分析


  静电纺醋酸纤维素纳米纤维材料与L. paracasei在尺寸上的高度匹配使得其它可促进生物膜形成的调控因素黯然失色,几无用武之地。因此,在L. paracasei生长的过程中,静电纺醋酸纤维素纳米纤维材料促进了L. paracasei从游离表型向生物膜表型的快速转换。当材料和液体培养基达到合适的比例,在整个培养阶段,近乎100%的L. paracasei以生物膜表型存在;在较低的料液比之下,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同样也可以实现近乎100%生物膜表型的L. paracasei在静电纺醋酸纤维素纳米纤维材料上的富集(图4)。生物膜表型的L. paracasei显示出具有长时间存活的能力,保持着旺盛的新陈代谢活力,同时对强酸、强碱和抗生素显示出突出的耐受能力。


图4 静电纺醋酸纤维素纳米纤维材料促进益生菌生物膜形成及高效富集


  浙江工商大学食品学院胡梦欣副教授课题组以“Electrospun Nanofibrous Membranes Accelerate Biofilm Formation and Probiotic Enrichment: Enhanced Tolerances to pH and Antibiotics”为题发表在《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上(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 2022, DOI: 10.1021/acsami.2c04540),浙江工商大学为唯一完成单位。本研究获得浙江省基础公益研究计划项目(LGN20C170002)的支持。


  原文链接:https://pubs.acs.org/doi/full/10.1021/acsami.2c04540

版权与免责声明:中国聚合物网原创文章。刊物或媒体如需转载,请联系邮箱:info@polymer.cn,并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xu)
】【打印】【关闭

诚邀关注高分子科技

更多>>最新资讯
更多>>科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