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胶体粒子组装成为二维或三维的上层结构时,往往产生不同于胶体粒子简单加和的特殊集体行为,这使得胶体组装成为胶体科学领域一个重点的研究方向。区别于传统的热力学平衡自组装、电致组装、磁致组装技术,激光光场可在三维空间高度聚焦,并且具有偏振、强度等多个物理参量,这为胶体材料的组装提供了空间分辨率和多个操控自由度,为胶体材料的微结构化、多样化、高精度组装提供了技术路径。
近日,清华大学孙洪波教授、李正操教授和林琳涵副教授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期刊上发表了题为“Light-Directed Assembly of Colloidal Matter”的综述文章,该文章从晶体学的独特角度,将胶体物质的光学组装过程类比为原子的形核、结晶、和生长的过程,探讨了光在胶体材料的成核、扩散、键合、生长等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和技术发展现状,梳理了光诱导光力、热泳、流场所产生的形核、富集等效应对胶体组装过程的影响规律。
图1 光诱导胶体材料组装技术与应用
由于胶体原子的成分和排列方式不同,光诱导组装的胶体材料具有不同的光机电功能性。例如光诱导组装的胶体材料可用于光控微机械、手性光学器件等(图2)。
图2 光诱导组装的胶体材料在微机械和功能光学器件中的应用
此外,由于光能够对胶体粒子进行远程、定域操纵,光诱导组装的胶体材料也可应用于生命科学领域。例如,利用光的热效应进行组织3D打印,实现低阈值高效率的快速生物组织制造。此外,利用光诱导磁性粒子的组装,实现药物的靶向输运等(图3)。
图3 光诱导组装在生物领域的应用
该论文的第一作者为清华大学材料学院博士生陈学广,通讯作者为孙洪波教授、李正操教授和林琳涵副教授。
论文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002/adfm.202104649
作者介绍
孙洪波,清华大学长聘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全国百篇优博指导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利用超快激光微纳加工技术制备微光学、微电子、微机械、微流控、微光电、传感、生物和仿生结构与器件,探索其工业与国防前沿应用;利用超快光谱技术研究太阳能电池、有机发光器件和低维量子体系的光电和电光转换动力学。围绕上述研究内容,发表SCI论文400余篇,被SCI论文引用近20000次,H因子65;电气电子工程师(IEEE)学会Fellow、国际光学工程学会(SPIE)Fellow、美国光学学会(OSA)Fellow,中国光学学会(COS)Fellow;任《自然》出版集团杂志Light Science &Applications杂志执行主编,任Optics Letters、Nanoscale等十余个国内外杂志编委或顾问编委,任中国光学学会微纳光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负责人。
李正操,清华大学材料学院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4年考入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1999年免试攻读博士学位,2003年获工学博士学位,同年受聘日本东京大学量子工程与系统科学系,任助理教授。2006年回国,在清华大学执教至今。
研究方向主要为材料设计与辐照效应、核能材料与系统安全、光电与能源纳米材料。曾任国际核能维护科学与技术大会主席,现为中国能源研究会核能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核学会核材料分会常务理事、中国核学会辐照效应分会理事、国际辐照损伤机制委员会(IGRDM)委员、国家核电厂安全及可靠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委员、先进能源研究与创新中心高新材料专家委员会委员等。
林琳涵,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在2008年和2013年先后获得清华大学材料学院学士学位和博士学位,随后在密歇根大学迪尔伯恩分校、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美国光学学会、中国光学学会高级会员,中国感光学会光学精密成型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光协激光应用分会青年委员。任Crystals客座编辑、Frontiers in Nanotechnology、Frontiers in Physics编委,Exploration、Ultrafast Science、光子学报青年编委,主要研究方向为纳米光学,光力学,二维材料光子学、量子光学材料与器件。目前已发表SCI论文5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在Nature Photonics、Science Advances、Materials Today、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Nano Letters、ACS Nano、Light: Science and Applications、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等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研究成果被Science、Nature Photonics、Discovery Channel等刊物和媒体专题报道100余次,其中部分工作被Nature 20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专刊、美国光学学会Optics in 2018收录。
- 武汉大学蔡韬课题组 Macromolecules:吩噻嗪基中空共轭微孔聚合物催化近红外光诱导ATRP用于光协同酶催化循环 2024-10-11
- 武汉大学蔡韬课题组 AFM:利用绒毛状中空共轭微孔聚合物和天然酶实现近红外光诱导光生物催化循环 2024-02-29
- 多伦多大学刘新宇教授、北航罗斯达教授 Mater. Horiz.: 用于热理疗的激光诱导石墨烯剪纸结构可拉伸加热器 2024-02-24
- 山东大学国家胶体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招聘高层次人才 2016-04-26
- 2014年之江科学论坛-国际生物医用材料研讨会顺利召开 2014-11-10
- 中科院化学所在Janus胶体材料研究方面取得系列进展 2011-04-02
- 吉林大学杜志阳、张婷团队 CEJ: 溶剂交换策略诱导多组分肽自组装 2025-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