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聚合物太阳电池(all-PSCs)凭借出色的光/热及形貌稳定性、机械柔性、耐受性等优点,在未来商业大面积制备中存在巨大潜力,因而备受关注。然而,相比聚合物给体,具有优异光电性能的聚合物受体发展较为缓慢,能量转换效率(PCE)也一直落后小分子材料为受体的聚合物太阳电池(PSCs)。近两年,随着“小分子受体高分子化”(PSMAs)策略的提出及发展,all-PSCs效率已超过17%(Angew. Chem. Int. Ed., 2021, 60, 4422-4433;Joule, 2021, 5, 1548-1565)。但这类材料的聚合单体都是基于稠合结构单元,合成步骤长而复杂,从而使合成成本提高,不利于商业化应用。在小分子受体的研究中,研究者们提出了非稠合小分子受体(NFRAs)的设计策略。相比于稠合小分子受体,NFRAs表现出合成简单、产率高、成本低等优点,同时由于非共价构象锁的引入,分子具有良好的平面性、优异的光吸收和高电荷传输性能。因此,将非稠合小分子受体作为结构单元,有望获得低成本聚合物受体,而这种设计之前还未有报道。
近日,华南理工大学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段春晖课题组报道了以A-D-A''''-D-A型非稠合小分子受体作为结构单元,合成了两个新型聚合物受体PBTz-TT和PFBTz-TT,并对其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采用逐层(LbL)沉积技术来制备all-PSCs,PFBTz-TT获得更高的PCE,为10.14%,此外,两聚合物还表现出低的批次差异性。此工作首次探究了非稠合小分子受体高分子化(non-fused PSMAs)在all-PSCs中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non-fused PSMAs是一种开发高性能低成本聚合物受体的有效策略。
图1.(a)已报道的含有稠合结构的聚合物受体PZ1和PJ1,以及本工作报道的含有非稠合结构的聚合物受体PBTz-TT和PFBTz-TT的化学结构式;(b)PBTz-TT和PFBTz-TT的反应路线。
图2. PBTz-TT和PFBTz-TT的(a)薄膜状态下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b)能级图。
相比于PBTz-TT,F原子的引入使PFBTz-TT在薄膜状态下堆积更加有序,这有利于电子迁移率的提高;此外,PFBTz-TT能级有所降低,使其获得更大的HOMO–HOMO和LUMO–LUMO能级差,这有助于给受体界面处发生更高效的空穴和电子转移。
采用逐层(LbL)沉积技术来制备all-PSCs,通过添加剂(CN)与热退火(TA)协同作用,PBDB-T/PBTz-TT的PCEmax为6.85%,而PBDB-T/PFBTz-TT因短路电流(Jsc)和填充因子(FF)的提升,获得10.14%的PCEmax。此外,基于两聚合物三个不同分子量批次的all-PSCs效率均分别超过了6.30%和9.50%,表现出良好的批次差异性。
图4. 在700 nm激发波长下,(a)PBTz-TT 和(b)PFBTz-TT 纯膜及活性层薄膜的PL图谱;PBDB-T/PBTz-TT和PBDB-T/PFBTz-TT(c)电子迁移率和(d)空穴迁移率。
相对于PBTz-TT,PFBTz-TT器件性能的提升源于更高效的空穴转移以及更高的电子和空穴迁移率。
图5. 基于PBTz-TT和PFBTz-TT的形貌分析。
GIWAXS结果表明,与PBTz TT纯膜相比,PFBTz TT表现出更明显的face-on取向和更紧密的π-π堆积,这也验证了其更高的电子迁移率。此外,PBDB-T/PFBTz-TT薄膜表现出分子堆积更为有序且紧密,结晶度更高,这促进了电荷传输,从而获得更高的Jsc和FF。
总而言之,基于PFBTz-TT的all-PSCs表现出的高PCE和良好批次差异性意味着non-fused PSMAs在构建高性能低成本all-PSCs领域具有广阔的前景。
研究以“Non-Fused Polymerized Small Molecular Acceptors for Efficient All-Polymer Solar Cells”为题发表在《Solar RRL》杂志(DOI: 10.1002/solr.202101034)。华南理工大学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研究生吴宝奇、张月、田士增为文章共同第一作者,华南理工大学段春晖教授为通讯作者。该工作得到了韩国蔚山国立科学技术研究所Changduk Yang教授团队的支持。感谢国家重点研发项目(2017YFA0206600,2019YFA07059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875072,U20A6002)、广东省引进创新创业团队计划(2019ZT08L075)、大连理工大学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KF1901)的资助。
原文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solr.202101034
- 南科大何凤教授团队《Adv. Funct. Mater.》:准平面异质结全聚合物太阳电池,协同提升稳定性的新思路 2022-05-08
- 华南理工大学段春晖教授团队 Solar RRL: 创纪录效率的P3HT基全聚合物太阳电池 2022-04-22
- 华南理工大学段春晖教授课题组《Nano Energy》:通过精细调控活性层形貌制备出效率超过16%的二元全聚合物有机太阳电池 2021-12-24
- 南航潘蕾、张浩然 AFM:具有电/磁双梯度结构的高性能电磁屏蔽与红外伪装复合薄膜 2025-01-17
- 苏州大学张克勤教授、廖良生教授、卓明鹏副教授 Sci. Adv.: 用于高性能热管理和高效电能输出的大面积辐射调制热电织物 2025-01-16
- 西电周赟磊/苏大文震 AM:双向热调控气凝胶提升高性能柔性传感器稳定性 2025-01-12
- 郑州大学孙晨凯课题组 ACS Nano:低成本聚合物给体PTQ16-10实现19.52%效率的有机太阳能电池 2024-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