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北大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陈学思院士-吕世贤研究员团队招聘博士后
2021-10-22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学院和团队简介:


  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是北京大学积极响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整合全校院系之力建立的新学院。北京大学本身具有材料学科研究的深厚传统和特色优势,材料学科是北大最早进入ESI全球前1‰的学科之一,首批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一级博士学位点和博士后流动站以及材料与化工工程博士点。学院在张锦院士领导下,目前建成7个研究机构和1个制造与装备中心,拥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中心6个,正筹建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生物医用材料作为材料学科的重要分支,是学院重点发展的方向之一。学院成立伊始就建立生物医用材料研究所,目前初步形成包括院士、国家级高层次人才、青年教师在内的充满活力的研究团队。其中,陈学思院士团队长期从事生物降解医用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和开发,在药物递送、组织工程、聚乳酸和聚-e-己内酯产业化、肿瘤疫苗、核酸疫苗佐剂等方向均取得出色成果。


  热忱欢迎优秀科研人才加盟该团队。材料学院作为新建学院尤其重视博士后建设,在学校“博雅”博士后基础上设有“彤程”博士后,为博士后提供极具吸引力的薪酬待遇和科研条件。


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


  1.开发新型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解决小分子药物和生物大分子体内递送的主要问题。开发高分子化肿瘤疫苗和佐剂。开展生物医用材料和高分子纳米药物临床前研究。


  2.高分子合成、高分子材料加工及其产业化。


团队导师简介:


陈学思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材料学院生物医用材料研究所学术带头人和召集人。陈学思院士1982年从吉林大学化学系本科毕业;1988年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硕士毕业后留所工作;1997年获得日本早稻田大学博士学位;1997年至1999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1999年受聘回到中科院长春应化所,担任研究员、博导;2004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13年入选科技部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和万人计划;2016年入选国际生物材料与工程联合会会士;201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21年加盟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主持国家科技部“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基金委基础科学中心、重大、重点项目等。已发表研究论文900余篇,被他引3.3万余次,h因子96。申请专利140余项,授权290余项。获首届“赢创化学创新奖”,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奖科技贡献奖,第六届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技术发明奖,吉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


吕世贤研究员


  吕世贤博士于2021年10月加入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生物医用材料研究所,任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吕世贤2010年7月于南京大学化学系获得学士学位。2016年2月在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获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博士学位,导师陈学思院士。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在苏州大学FUNSOM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合作导师殷黎晨、程建军教授。2017年2月至2018年9月在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合作导师Jianjun Cheng(程建军)教授(现任西湖大学工学院院长、Biomaterials Science主编)。2018年9月至2021年7月在华盛顿大学生物工程系做博士后,合作导师Suzie H. Pun教授(ACS Biomaterials Science & Engineering副主编)。迄今在J Am Chem Soc、Chem Rev、Small等国际一流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文章引用 2000多次,h因子22。


应聘条件:


  1、符合北京大学博士后基本申请条件;已经取得博士学位,或者近期能够顺利答辩取得博士学位。


  2、博士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具有独立英文写作能力。


  3、热爱科研、坚守学术道德。具有良好的沟通和执行能力,具有优秀的团队协作意识。


  4、具有化学合成、高分子合成、肿瘤治疗、免疫治疗等背景者优先(目前课题组急需生物背景的优秀博士后)。


岗位待遇:


  博士后录用后按北京大学博士后管理办法及有关规定从优确定薪酬待遇、安排博士后公寓及解决子女入学问题。


  材料学院作为新学院,为申请者提供极具吸引力的薪酬待遇和科研条件,吸引博士后加盟材料学院。学院设有“彤程”博士后,推荐申请者进行申报(http://www.mse.pku.edu.cn/info/1166/1529.htm)。支持申请北京大学博雅博后(https://postdocs.pku.edu.cn/tzgg/125151.htm)。


申请材料:


  1、详细个人简历,预计进组时间。


  2、代表性科研成果清单;简述未来科研计划。


  3、请将以上申请材料整理发送至: xschen@ciac.ac.cnlvshixian@pku.edu.cn,邮件主题中注明“博士后申请+本人姓名。


联系方式:


  吕老师  邮箱:lvshixian@pku.edu.cn ;微信号: drownwind。热烈欢迎科研有志青年加入该团队!

版权与免责声明:中国聚合物网原创文章。刊物或媒体如需转载,请联系邮箱:info@polymer.cn,并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xu)
】【打印】【关闭

诚邀关注高分子科技

更多>>最新资讯
更多>>科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