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牛课题组以弹性体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研究为基础,通过与摩擦学、生命科学、光电子以及电磁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开展功能弹性体及其复合材料的前沿基础、技术集成和工程应用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弹性体材料设计与结构性能关系、复杂弹性体结构件的数字孪生设计、耐磨弹性体及摩擦磨损行为、生物医用弹性体、柔性光电与传感器件、电磁防护弹性体复合材料等方向。(课题组网站:xnyang.ciac.jl.cn)
因科研工作需要,课题组拟向海内外诚聘研究员、特别研究助理若干名。
一. 招聘方向
生物医用弹性体、聚氨酯材料、纤维复合材料、柔性传感、高分子凝聚态物理等相关专业背景方面的博士;优秀海外留学博士/博士后,具有超前的思想,可独立开展新的方向(具体面议)。
二. 招聘岗位
1. 研究员
(1)具有博士学位;
(2)具有取得博士学位后在海内外知名科研机构、高校或大型企业研发机构连续不少于3 年(含)的科研工作经历,或具有担任副教授或相当岗位的任职经历。
(3)在研究领域做出过具有突出创新思想的研究成果,得到国内外同行认可和高度评价;
2. 特别研究助理
(1)年龄35周岁以下(含),博士研究生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
(2)以第一或通讯作者身份在相关领域著名期刊发表过高水平论文;
(3)能独立开展相关课题的研究,指导研究生,配合完成项目申报。
三. 薪资待遇
1. 研究员:岗位绩效工资制,课题组鼓励支持研究员申报国家级人才计划或中科院人才计划A类和B类。科研启动经费、科研用房、工资、安家费等按长春应化所相关规定执行或面议。
2. 特别研究助理:
(1)实行协议薪酬制:21-29万起/年+绩效奖励+五险一金;
(2)符合相应条件者,可申请“中国科学院特别研究助理资助项目”,入选后将获得80万元经费资助;业绩突出者,将积极组织推荐申报中国科学院高层次人才计划;
(3)参照所事业编人员管理,参加职务晋升、岗位聘任,推荐申报各类项目、人才计划;
(4)终期考核优异或聘期内晋升为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直接纳入事业编管理。
四. 福利待遇
五险一金、住房补贴、公派留学、寒暑两假(带薪)、专业培训、入托补助、子女入学、年度体检、采暖补助、工会福利等。
五. 应聘方式
将个人简历(包括学历、工作经历、已发表论文、其他必要证明材料、联系方式等)发送到hongyinglv@ciac.ac.cn.
联系人:吕红英
手机:15164371863
通讯地址:长春市人民大街5625号。
研究所简介: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简称“长春应化所”)是一个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高技术创新研究和产业化于一体,在国内外享有崇高声誉和影响的综合性化学研究所,是我国化学界重要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基地。建所70余年来,长春应化所创造了百余项“全国第一”。荣获国家奖60余项,院省(部)级奖400余项;国内和国际专利授权1900多项,专利申请、授权数和论文被SCI收录引用数持续位居全国科研机构前5位;培育了中科院系统第一家境内上市公司;拥有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中心、2个国家级分析测试中心、2个中科院重点实验室、1个中科院工程化研发平台。据科睿唯安基本科学指标数据显示,长春应化所“化学”和“材料科学”学科均进入ESI全球前1‰行列。
杨小牛研究员简介:杨小牛研究员现任中科院长春应化所所长、兼任中国化学会副秘书长、应用化学学科委员会主任。2009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11年获“吉林青年五四奖章”、获第六届中国化学会-巴斯夫公司青年知识创新奖,2012年获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2013年获首批国家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4年获吉林省科技奖一等奖(第一完成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5年入选吉林省创新拔尖人才(第一层次),2016年获吉林省青年科技奖-创新团队奖(团队负责人),2019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并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在 Adv. Mater.,Adv. Energy Mater., Adv. Funct. Mater. 和 Macromolecules 等著名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被他人正面引用4000余次,申请中国发明专利85件,获权44件,申请国际发明专利1件。
- 兰州化物所王齐华研究员团队 Nat.Commun.:一种兼具形状记忆辅助自修复和簇聚发光特性的高强韧聚氨酯材料 2023-08-10
- 四川大学蔡绪福教授团队 《Macromolecules》:光控可愈合、高强高韧交联聚氨酯材料 2022-09-30
- 南京理工大学的傅佳骏教授团队Angew:室温自修复的玻璃态聚氨酯材料 2021-01-19
- 川大王玉忠院士团队 Macromolecules 观点文章:探索可循环阻燃环氧树脂及其纤维复合材料之路 2024-10-08
- 北化贾晓龙教授、杨小平教授团队 Compos. Part B:上浆剂在碳纤维复合材料成型过程中的跨尺度演变及作用机制新发现 2024-09-19
- 北化贾晓龙教授、杨小平教授 Adv. Compos. Hybrid. Ma.:碳纤维复合材料新型耐高温界面相的构建方面取得新进展 2024-04-28
- 华南理工严玉蓉/张睿/邱志明 CEJ:生物基聚酰亚胺用于柔性传感器的最新进展 2024-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