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导管是插入体内的柔软管道,用于液体引流或微创式医疗器械植入。现有的医用导管有包括用于血液透析的血透管、用于心血管支架等植入的球囊导管以及导尿管等。其主体管道,主要是用聚氨酯、硅橡胶等医用高分子制成的实体管道,以供物质从端口进入从末端输出。这样的医用导管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包括无法与植入环境进行互动,缺乏环境适应性;功能性单一以及因外界材料植入引起的血栓、感染等问题。基于此,厦门大学侯旭教授团队与四川大学杨为中教授团队合作提出了一种液体门控医用导管,以赋予医用导管环境响应性的动态变化、抗凝血以及定点药物释放功能。文章以“Bio-inspired Liquid Gating Membrane-based Catheter with Anti-coagulation and Positionally Drug Release Properties”为题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上。
图1:液体门控医用导管的设计与制备
液体门控医用导管由多孔导管支架浸润门控液体制成。在液体门控医用导管中,门控液体存在于多孔导管支架管壁内的贯通孔道中及其两侧,在导管内外压差变化时,门控液体可动态变化,使得液体门控医用导管具有压力响应性的类似于血管收缩舒张的自适应形变功能;且由于门控液体的表面能极低,可降低血液成分的非特异性黏附从而具有抗凝血功能。与传统医用导管物质只能从端口进末端出不同的是,液体门控医用导管中贯穿门控液体通道的存在还可在管壁上不同的位置提供功能性药物分子的定点释放以全面提升医用导管的功能性、安全性等。
论文第一作者为四川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18届优秀毕业生、现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2018级直博生王春燕。厦门大学侯旭教授和四川大学杨为中教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
此项工作受到国家重点项目(2018YFA0209500, 2017YFA02052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1673197, 21621091,8191101033),中科院仿生材料与界面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等的资助。
全文链接:https://advances.sciencemag.org/content/6/36/eabb4700
- 长春理工大学张健夫教授团队 CEJ:变色龙启发的自适应光响应聚氨酯薄膜用于动态安全的多维“阅后即焚”加密 2025-01-13
- 西安交大张彦峰教授、成一龙教授团队 Adv. Mater.:基于氢键互锁双连续相增强增韧聚氨酯水凝胶 2024-12-25
- 南昌大学陈义旺、胡笑添团队 Adv. Mater.:多模态能量耗散使柔性有机光伏认证效率突破19% 2024-12-11
- 华南理工大学郭建华教授团队 CEJ:具有垂直排列结构的高导热强电磁屏蔽碳纤维/硅橡胶复合材料 2024-04-29
- 西南林业大学高伟教授团队 Chem. Eng. J.:为木材涂好超强“防晒霜” 2023-12-20
- 四川大学傅强/邓华教授团队《Adv. Funct. Mater.》:核壳硅橡胶@银微球密堆积助力高性能可拉伸导体 2023-09-20
- 厦大侯旭教授团队《Mater. Horiz.》:基于非牛顿流体的液体门控技术实现声响应和自防护气体输运调控 2023-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