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王行环教授团队在《化学工程杂志》(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在线发表最新研究成果,并受邀作为封面亮点重点报道。
该论文题目为《抗菌和促血管化的伤口敷料用于治疗慢性迁延性皮肤损伤》,由中南医院博士研究生王子健、游文杰和华中科技大学先进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中心胡伟康博士为该文共同第一作者,王行环教授和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陈云教授为该文共同通讯作者,美国哈佛大学Chin-Lee Wu教授、法国洛林大学Céline Huselstein教授等参与了此研究。该研究工作获得武汉大学医学腾飞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
迁延性皮肤损伤是糖尿病患者的晚期并发症。由于血糖水平长期处于高值,患者血管壁蛋白氨基与葡萄糖醛基之间易形成糖基化终末产物,严重破坏了血管的结构和生理功能。另一方面,随着住院治疗时间延长,患者合并院内耐药菌感染的几率较以往大幅度上升。目前普遍认为血供不良和耐药菌感染是导致迁延性皮肤损伤预后不良的关键因素。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本研究厘清了伤口敷料的核心需求,提供了一种具有优异抗菌性和促血管生成活性的纳米纤维敷料。如下图所示,先采用高压静电纺丝技术制备PLGA纳米纤维,然后采用逐层自组装技术对纳米纤维进行功能化修饰。本研究采用的原材料,如PLGA、透明质酸等均具有优异的生物安全性,制备工艺不使用任何有毒的化学交联剂,最大限度满足了临床转化的要求。研究发现,该纳米纤维敷料主要通过抗菌消炎、增加胶原沉积,促进细胞增殖和血管化等途径加速皮肤组织再生。
王行环教授团队成员综述了高分子生物水凝胶的交联策略,并研制出一款止血不吸血的高强度纤维素水凝胶材料。针对临床耐药菌防治的难题,团队相继研发了三嗪化丝素蛋白抗菌纤维和季铵化甲壳素自组装抗菌敷料。相关成果获得Chemical Review积极引用和报道。
近年来,王行环教授团队与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等多家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依托肿瘤精准诊疗技术与转化医学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和中南医院临床试验中心积极开展转化医学研究,实现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的紧密结合。
论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38589472032653X
- 浙大毛峥伟/丁元/王伟林团队 Nat. Commun. : 新型自组装蛋白质凝胶贴片 - 快速密封大出血! 2025-02-11
- 上海交大窦红静团队/长征医院曲乐丰、职康康团队 AFM:让材料“get”血小板的止血技能,甚至比它更牛! 2025-02-09
- 北理工陈煜/积水潭医院李波 CEJ: 仿蜗牛粘液强粘附水凝胶髓内钉止血涂层 2025-02-05
- 长春应化所崔冬梅教授团队 Macromolecules: 双核钪金属配合物催化合成兼具高强度和韧性的乙烯-苯乙烯多嵌段共聚物 2025-02-21
- 上科大凌盛杰团队 Adv. Sci:使用深度强化学习优化生物仿生3D纤维网络结构实现轻量化与高强度的平衡 2025-01-27
- 吉大孙俊奇教授团队 Macromolecules:基于“刚柔相济”微相分离结构设计制备兼具耐低温与耐高温性能的高强度热塑性弹性体 2025-01-22
- 华中师大曹郁教授团队 Polym. Rev. 综述:温敏纤维素水凝胶 - 材料设计前沿 2025-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