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副校长杨玉良教授:科学家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
2006-09-21  来源:光明日报
关键词:杨玉良 创新意识

    参加由有关部门举办的高级理论研究班之后,杨玉良院士对“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说,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国籍。科学家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要着眼国家安危、国计民生,从科学发展的战略角度思考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

    回望历史,大力弘扬科学理性精神
    采访中,杨院士特别提到了科学史经典名著——《科学的历程》。起源于古希腊数学和自然哲学思想对欧洲近代科学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催生了工业文明,并发展成为无国界的人类共同文化。那么,是什么原因阻碍了中国近代科技的发展脚步呢?杨院士指出,长期的封建统治以及思想禁锢,直接导致了我国创新思想和理性精神的缺失。自古以来,人们推崇的是书法、绘画以及诗、词、赋等文学作品,重视的是个人感受和感观体验。而体现理性精神和科技思想火花则一律被视为奇技淫巧、雕虫小技,为人们所忽视。
    尽管从商周战国时代开始,我国就有逻辑学、思辩以及理性思维的滥觞,可在皇权神授的封建社会传统力量作用下一直难以发展,理性精神难以扎根;尽管我国发明炸药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鞭炮、焰火燃放至今,却没有诞生爆炸力学这样的科学体系;我国最先发明的风筝,迄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也没有催生出空气动力学……古代的文明之花,并没有结出华夏科技的硕果。对此,杨院士颇感遗憾。
    科学思维和理性精神真正落地和扎根,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回顾建国50多年来的发展,杨院士感到我国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是,近年来我国科技、教育界普遍存在浮躁之风,杨院士对此忧心忡忡。他说,这不仅有违深入研究、不断创新的进取意识,也缺乏尊重规律、探微求真的严谨态度,更与锲而不舍、追求真理的科学探索理性精神相去甚远。
    面对世界日新月异的高科技发展,当务之急是要不断强化培育科学家的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大力弘扬理性精神。这就是杨院士的最大心愿。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打印】【关闭

诚邀关注高分子科技

更多>>学者介绍
更多>>科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