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感是通过比较而产生的
人物小传:杨玉良,1952年生,浙江海盐人。1984年获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学博士学位。现任复旦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教育部“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拥有多项国际国内专利。
杨玉良是复旦大学“土生土长”的博士。一脸和气、满面笑容,似乎是他的招牌表情。交流后才发现,原来除了化学,他对治学、对成材、对人生等很多问题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科学家不应该沦为科研机器
问:作为校长,您首先是个科学家。在您眼中,怎么给科学家画像?
杨玉良:科学家首先必须是一个人格完整的人,否则就容易变成科学上的“怪人”、“狂人”,不顾科技这把“双刃剑”的消极面,做出很多匪夷所思的事来。这样极端的事在国内外已屡见不鲜:农民用硫磺熏木耳漂白,给黄鳝用避孕药增肥……背后都有科技人员的影子。在我看来,人格的完整性首先源于知识的完整性。科学家不应只简单掌握本领域的知识,沦为从事科研的机器,相关科学的知识、人文社科类的知识都必不可少。只有人格完整的科学家,才会体会到民族大义,心中充溢着对国家、社会的责任感。老一辈战略科学家们,他们不仅有广博的知识,更有健全的人格。
问:科学界出现的一些功利现象,是不是也与此有关?
杨玉良:的确如此。现在有些特别看重科学的功利性,强调由其延伸的技术的应用价值,而科学更重要的一面是文化,一种可以改变人们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文化。我想强调的是,既要提高人文社科学者的科学素养,更要提高科学家们的人文素养。遗憾的是,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后,一些科学家尤其是年轻科研人员的人文素养并不高,所以才会出现学术造假的事情。
问:应当如何改变这种状态?
杨玉良:我想要从基础抓起,从培养孩子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着手。一个好的介质就是科普读物。好的科普读物贯穿着科学的思想红线,而市场上很难发现国产优秀的科普读物。对普通大众来说,这是一种科学精神的丧失,非常危险。
- 复旦大学教授杨玉良院士:古籍保护须解“卡脑子”问题 2019-10-24
- 杨玉良院士、史安昌教授、王振纲教授做客中科院应化所“应用化学系列讲座” 2016-05-03
- 杨玉良卸任复旦校长投身古籍保护 系高分子化学物理博士 2014-11-07
-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期刊创新奖开放提名 2021-11-10
- 2020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出炉 | 化学、材料科学 2020-11-19
- 多个维度评选全球300多万材料科学家中的TOP20,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样? 2020-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