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CPCs)的应变传感器由于其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对于大多数由导电填料填充的弹性体复合材料而言,在应变下由于相邻填料之间的接触减少或者隧道距离增加会出现电导率下降的现象。但是,镍/聚氨酯复合材料在填充含量高于一定值时会出现拉伸电导率增加,而在低含量下拉伸时电导率随应变增加而降低,导致这一有填料含量依赖性的应变敏感现象的机理尚不清楚。基于此,四川大学傅强教授课题组采用交流阻抗分析研究了这一特殊敏感行为的机理,通过实验得出的一系列微观参数给出了在应变下导电网络不同的演化模式,合理解释了这一现象。上述工作发表在《高分子学报》2020年“高分子优秀青年学者专辑”。
实验采用阻抗分析研究了金属镍填充的聚氨酯复合材料在拉伸应变下导电网络演变。一些反映网络结构和电子传输方式的关键性参数,例如:隧道电阻、团聚体电阻等通过拟合得以量化,并通过分析这些结果在不同应变下的变化规律推测了导电网络的演化模型。结果表明:对于27.5 vol%填料含量的复合材料,由于含量接近逾渗区域,且在外力作用下团聚体维度发生了变化,由需要高逾渗含量的零维转变为较低逾渗含量的一维形貌。这种转变使得复合材料的逾渗在拉伸下提前到来,即出现了拉伸逾渗现象。而对于25 vol%填料含量的复合材料,团聚体的维度在拉伸过程中也出现类似的转变,但由于含量太低,在拉伸下依然是导电网络破坏占主导地位,即在拉伸下电阻增大。
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田可是该论文的第一作者,邓华教授为通讯作者。该项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金号51773139,51922071)的资助。
全文链接:http://www.gfzxb.org/fileGFZXB/journal/article/gfzxb/newcreate/gfzxb20190228denghua.pdf
- 长春理工大学张健夫教授、苏忠民教授 AFM:4D加密系统 - 具有智能颜色切换的亲水-疏水聚氨酯驱动器,用于大容量数据存储 2025-04-01
- 华南理工刘伟峰和广东工大邱学青 Macromolecules:兼具优异力学性能和动态循环加工性能的全酚型木质素基聚氨酯弹性体 2025-03-21
- 港中大(深圳)朱世平、朱贺团队 AFM: 耐低温、抗老化和耐溶剂的高性能聚氨酯弹性体 2025-03-17
- 南工大材料学院 CEJ:自主表面工程驱动双连续相复合材料实现电/热双导性能的可持续提升 2025-04-01
- 天科大司传领/朱礼玉/王冠华/徐婷 AM 封面文章: 木质纤维素/液态金属复合材料的功能化设计及调控策略 2025-03-31
- 郑州大学王建峰/王万杰 Small/Nano Energy:熔融加工一步原位成型分级多孔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实现高温环境辐射制冷 2025-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