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防寒服装对保暖性、轻便性以及功能化的要求越来越高,造成了对其基础材料——保暖纤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天然纤维与传统化学纤维的应用潜能几乎已开发完毕,因此需要对传统的化学纤维进行结构上的创新以获得更加良好的保暖性能。上世纪五十年代,美国杜邦公司开发出了异形纤维,化学纤维的光泽性、蓬松性等特性获得了极大改善。在众多的异形纤维之中,中空纤维因为显著提高了其内部静止空气的含量,因此明显提高了化学纤维的保暖性能。上世纪七十年代,科研人员开发出超细纤维,由超细纤维制作的人造皮革等仿生材料使化学纤维的保暖性能与天然材料平齐。通过对中空纤维和超细纤维的研究发现,纤维材料的保暖性能与纤维材料内部静止空气含量成正比,与纤维直径大小成反比,与整体材料密度成反比。气凝胶纤维具有孔隙率极高、密度超低等显著特征,理论上是隔热保温效果最好的一种纤维,有望取代超细纤维、甚至颠覆羽绒,是下一代保暖纤维的最重要发展方向。但气凝胶的高孔隙率特征也造成其制备面临着极大挑战。
鉴于此,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张学同研究员领导的气凝胶团队(http://www.aerogel-online.com/index.php)通过溶解杜邦TM的Kevlar纤维获得纳米纤维分散液,然后进行湿法纺丝、特种干燥等过程制备出了一种具有高孔隙率(98%)和高比表面积(240 m2/g)的凯夫拉气凝胶纤维,如图所示。该气凝胶纤维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可以任意弯曲、打结、编织等。该气凝胶纤维同时具有优异的隔热性能,常温下热导率仅为0.027 W/m·K,在低温下其隔热性能是棉布的2.8倍,可在-196~300℃的极端环境下长时间发挥隔热保温性能。此外,该气凝胶纤维还具有优异的化学稳定性,可进行染色、疏水化、化学镀等多种改性且不损伤气凝胶主体骨架结构。最后,该气凝胶纤维也可以通过填充相变材料制备成空调纤维,其热焓值可达162 J/g,远超现有商用Outlast空调纤维的热焓值。
凯夫拉气凝胶纤维
相关成果以“Nanofibrous Kevlar Aerogel Thread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Harsh Environments”为题,发表于国际期刊《ACS Nano》(DOI: 10.1021/acsnano.9b01094)上。博士生刘增伟和博士后吕婧是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张学同研究员是该论文的通讯作者。论文工作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英国皇家学会-牛顿高级学者基金等资助。
美国Chemical & Engineering News(简称 C&EN),以“Kevlar, the tough material used in body armor and sporting gear, now comes in aerogel form”为题,对团队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报道,网址如下: https://cen.acs.org/materials/polymers/Kevlar-tough-material-used-body/97/i19
论文链接:https://pubs.acs.org.ccindex.cn/doi/10.1021/acsnano.9b01094
- 四川大学王浩伦团队 Adv. Mater.:柔性热防护材料最新进展 2025-05-28
- 哈工大冷劲松教授团队 Carbon:模板法制备基于邻苯二甲腈树脂的可重构热防护形状记忆气凝胶 2025-05-23
- 东华大学熊佳庆/周欣然 Adv. Mater.:光热响应气凝胶-水凝胶二元仿生体系实现全天候水伏发电 2025-05-21
- 深圳技术大学史济东等 Carbon:基于石墨烯-纳米纤维素复合薄膜的自修复应变/湿度双模传感器的设计及在可穿戴呼吸监测的应用 2025-05-28
- 浙理工胡毅教授 Nano Energy:基于异质界面工程Janus结构复合纳米纤维膜实现高性能全固态锂金属电池 2025-05-20
- 吉大陈学思院士、孙静教授团队 JACS:聚类肽辅助因子精准调控熊果酸螺旋纳米纤维原位动态组装实现协同肿瘤增效治疗 2025-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