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教育部科技部共同加强“从0到1”基础研究高校座谈会召开
2019-04-04  来源:教育部,科技日报
关键词:高校 基础研究

  4月1日,为充分发挥高校的学科和人才优势,解决我国高校基础研究缺少“从0到1”原创性成果的问题,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召开共同加强“从0到1”基础研究高校座谈会。此次会议也是2019年落实科教协同机制领导小组会议,以加强科教协同,明确加强“从0到1”基础研究的主攻方向,提升高校原始创新能力。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科技部党组书记、部长王志刚,出席会议并讲话。

  陈宝生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要实现建设世界教育强国和科技强国的目标,离不开高水平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科学研究。我们要继续紧密合作,共同把科教协同机制发挥得更好,进一步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一是回头看。去年6月份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在几个重要会议上都对高校科技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和部署。科技部、教育部科教协同工作机制建立以来,敢啃科教体制改革的硬骨头,吹响核心技术攻关的集结号,高举基础研究的旗帜,初见成效。二是往高处看。要进一步加强高校“从0到1”基础研究,往最高处定目标,攀登基础研究的珠穆朗玛峰,并从五个方面做好工作,首先是选好登山者,配备好向导、装备,保障好营地,建设好团队,并不断冲锋,攻坚克难狠抓落实,把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发挥得更充分。三是往远处看。要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改革政策、保障措施落实好,强化科研育人功能,要做好科研人员、学生的价值引导,继续加大实践力度,在放权的同时,管理和服务水平要跟上去,政策措施要实,资源投入要实,人员队伍要实。

  王志刚指出,加强“从0到1”基础研究工作,关键是要营造良好原始创新环境,改革科研评价制度。要遵循基础研究规律,适应大科学、大数据、互联网时代科学研究的新特点。“从0到1”基础研究既要强调好奇心导向,也要强调目标任务导向;要坚持稳定支持和竞争支持相结合。

  会前,两部联合起草了《科技部 教育部关于共同推进高校加强“从0到1”基础研究行动方案》(简称《行动方案》),作为推进相关工作的重要抓手。

  该方案提出了优化高校原始创新环境行动、组织实施原始创新长期项目专项行动、强化国家科技计划原创导向行动、强化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原始创新行动和实施创新科学研究手段行动等五大行动。它的目标很明确——解决我国基础研究缺少“从0到1”原创性成果问题。

给原始创新一个宽松环境

  《行动方案》的第一条,就是营造环境。

  “这点特别重要。很多时候,人不是选拔出来的,而是在良好环境下成长出来的。”李家俊说,基础研究需要得到长期稳定的支持,但如今一些高校的氛围,让人坐不住冷板凳。“我还是建议国家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力度,也给高校更多自主权。”这不仅仅是指自主确定研究选题的权力,也包括高校自主支配科研经费的权力。

  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对《行动方案》中提出的“推动高校建立有利于原始创新的评价制度”表示赞同。他透露,清华大学也将于近日出台本校完善评价体系的文件。不过,他表示,高校的评价制度要改,更高级别的指挥棒也得改。如果评价学校和学科时依然沿用老办法,改革恐怕难以顺利实行。

  “除了评价和管理,环境建设还应包括文化建设——我们要有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文化。”邱勇说。同济大学校长陈杰进一步提出,促进高校一流创新文化建设应该也是一项重要任务,要让年轻人勇于挑战传统、挑战权威,让不同的思想能够在相对宽松的环境中碰撞和交流。

让青年人成长起来

  青年人,也是高校中的一股生力军。怎么支持这样一个处在科研黄金期但是资源相对匮乏的群体?

  《行动方案》也特别提出,要支持一批30到40岁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的优秀青年科学家,根据确定的重点方向,让其自主确定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按需提出年度经费,不用再为找钱费神。

  “要让大家能安静下来,做真科研、真学问。”四川大学校长李言荣说。对年轻人,还是要注意用代表作或者科研影响力来评价,尤其是注意其国际合作对象的层次。对有科研潜力的年轻人,可以实行“免检”——不要让他们担任行政职务,为其配备行政秘书,让他们安心做科研。

  李家俊还注意到了一个群体——博士后。他认为,要发挥年轻人的创造力,也应重视我国的博士后队伍。“中国成为教育强国和科技强国的时候,就是国际上优秀的年轻人愿意来做博士后的时候。”李家俊表示,从目前来看,我们并没有用好博士后这支人才队伍,管理过于僵硬,亟须体制改革。

在学科交叉处找宝藏

  重大突破,往往出现在学科交叉处。与会高校校长普遍感慨,现在的学科交叉融合还是不够。

  “原有的学科结构很难适应现代科技的发展形势,目前我们或多或少存在着学科体量不均,学科壁垒明显,学科调整机制不明晰,资源配置碎化等问题。”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邱水平建议,支持高校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学科体系,鼓励智能科学、工程科学、艺术和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的交叉融合。

  很多前沿科学问题并非单一学科可以解决。陈杰指出,可以在行动方案中对鼓励学科交叉融合提出更多举措,比如加大对交叉学科研究中心设立的支持力度,增加交叉学科博士生、博士后的数量;再比如,对交叉学科培养的博士生,毕业时能否考虑授予两个一级学科所在门类的学位。

  会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兰州大学主要负责人就如何进一步推动高校“从0到1”基础研究相关工作作交流发言。

  王志刚对现场校长、书记的发言特别是意见建议逐一回应。他强调,要充分发挥高校在加强“从0到1”基础研究工作中的作用。高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充分发挥高校在自由探索、学科交叉方面的优势,进行自主布局;要推进科研评价改革,坚持分类评价;要加强对青年科学家的培养,拓宽支持青年科学家的渠道,为青年人创造更多机会;要改善学术环境,加强学风建设,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科技部将配合教育部,为高校加强“从0到1”基础研究做好服务。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xu)
】【打印】【关闭

诚邀关注高分子科技

更多>>最新资讯
更多>>科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