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极缓冲层材料大突破!台科大化工系荣誉讲座教授廖德章团队,研发创新高分子材料,改变材料特性,创新发表单一材料就能同时应用于阴、阳电极,可提升太阳能电池发电与OLED发光效率,并有助于简化制程、降低成本,研究成果登上国际顶尖期刊《能源与环境科学》(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台科大化工系荣誉讲座教授廖德章、台科大化工系教授戴龑,与台科大博士生章强、王玮婷,以及德国海德堡大学教授Michael Zharnikov合作共同发表,这是首次开发出同时能于阴、阳电极使用的电极缓冲层材料,创新的做法能够应用在太阳能电池发电、发光二极体(OLED)上,将有助于促进太阳能及行动装置软板的发展。
廖德章表示,电极缓冲层为有机光电元件,是太阳能电池、发光二极体的关键结构,可连接阴、阳电极与有机半导体,缓冲层材料可增进有机光电元件的效能。以往科学家必须寻找两种不同材料,使用两种不同材料分别做为一个光电元件的阴、阳极缓冲层,不仅增加材料成本,也使元件在大量制造过程中更为复杂。
台科大研究团队则首次提出创新概念,开发一种新型共聚的高分子材料,同一种材料就可分别作为阴极及阳极缓冲层。这个新型高分子材料已成功应用于高效能有机混成钙钛矿(Perovskite)太阳能电池、有机高分子太阳能电池及有机发光二极体中 (OLED),作为元件阴、阳极缓冲层。研究成果除发表于国际顶级期刊外,亦已获得台湾及美国专利。
台科大研究团队表示,阴阳极是不同极性,一般来说需要用不同材料的缓冲层才能分别传导,但团队开发出创新的高分子材料,以溶剂改变材料特性,使其具有亲水、疏水两种特性,由疏水面导电洞,亲水面导电子。单一材料就能作为电极缓冲层,将有助于简化太阳能电池的制程,进而降低成本。
台科大的研究成果有助于简化太阳能电池及OLED的制程,进而降低制造成本并且提升效率,对于未来太阳能源的发展、智能手机、平板、穿戴式装置等OLED软板开发应用,都将产生正向的影响。
论文链接:http://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18/ee/c7ee03275g#!divAbstract
- 佐治亚理工学院刘念课题组:基于聚碳酸丙烯酯的自适应缓冲层构建稳定的锂金属电池聚合物固态电解质界面 2019-08-10
- 南科大何凤教授、华科大邵明教授 Angew:新型柔性连接电子受体助力高性能可拉伸有机太阳能电池 2025-03-13
- 西工大刘剑刚教授团队 AEM:控制第三组分分布实现高性能三元有机太阳能电池 2025-03-10
- 南科大郭旭岗/冯奎/廉卿团队 Nat. Mater.:基于氰基功能化n-型高分子半导体电子传输层的高性能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2025-03-05
- 华南理工王志明、港科大林荣业/唐本忠 AM:涉及热激子的双通道阶梯能量转移策略构建具有窄发射和高亮度特性的高效稳定蓝色OLED 2025-03-29
- 华南理工大学赵祖金教授课题组 Sci. Adv.: 纯有机室温磷光敏化剂制备高性能超荧光OLED 2025-03-24
- 华南理工大学赵祖金教授《Nat. Commun.》:利用手性TADF敏化剂和非手性MR分子构建超荧光圆偏振OLED 2025-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