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利福尼亚大学欧文分校开发出可逃过红外相机的“伪装皮肤”
2018-04-03 来源:新华社
美国一个科研团队模仿章鱼皮肤,开发出一款可以逃过红外相机监测的“动态伪装皮肤”,有望用于军事伪装及一系列需要动态调控红外辐射的应用。相关论文发表在新一期美国《科学》杂志上。
论文通讯作者、加利福尼亚大学欧文分校Alon A.Gorodetsky接受采访时说,乌贼、章鱼等头足纲动物能通过皮肤特定细胞在可见光波段调控反射率,实时改变身体颜色和图案,从而实现融入环境的动态伪装。受此启发,他们开发出了能在红外波段下实时“隐身”的人造薄膜材料。
红外光是指波长介于760纳米到1毫米之间的不可见电磁波,人体能感受到的热量就属于红外波段的一部分。红外相机能通过热量来发现物体,但物体反射率的变化会影响红外相机准确“捕捉”物体。
研究团队采用一种特制的柔性塑料电极和红外反射膜制成器件,并将厚度只有数百纳米的材料镀在器件上。通电或进行机械拉伸后,器件可实时控制对波长介于1.5微米到15微米间的红外光的反射率,从而使这一波段的“红外伪装”成为可能。
测试显示,通过改变对红外光的反射率,器件“看起来”温度改变了近2摄氏度,成功逃过红外相机的监测。
这一过程借鉴了章鱼皮肤表面细胞实时变色的工作原理,而好莱坞科幻电影《侏罗纪世界》中被植入树蛙基因的霸王龙可以逃避红外相机监测的情节也给研究人员带来启示。
据介绍,这种新型器件可在室温下工作,除用于军事伪装外,还有望用于一系列需要动态调控红外辐射的应用,比如可适应性调节的建筑表面或窗户、智能控温服饰、太空防辐射部件或生鲜食品的储藏包装等。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xu)
相关新闻
- 武汉大学蔡韬课题组 Macromolecules:吩噻嗪基中空共轭微孔聚合物催化近红外光诱导ATRP用于光协同酶催化循环 2024-10-11
- 香港科技大学颜河、于涵 AFM:聚合物受体中的氟化+硒化协同作用增强近红外光子捕获助力高效半透明全聚合物太阳能电池 2024-04-29
- 东南大学葛丽芹教授/刘玲教授 Small:红外光激发的无药物穿甲微胶囊治疗股静脉血栓的研究 2024-03-23
- 电子科大王东升/郑永豪课题组 Science子刊:自适应光致变色 2024-11-08
- 港中深唐本忠、赵征/深大熊玉 ACS Nano:细胞膜伪装的多重刺激响应型AIE纳米凝胶用于肿瘤的精准化学-光热协同治疗 2023-12-17
- 北化于中振教授和杨冬芝教授团队 ACS Nano:自适应和可调控的MXene/RGO杂化气凝胶/相变/热致变色复合材料用于同步实现可见光和红外伪装 2023-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