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忠,中国工程院院士,有机高分子材料专家,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科研是爱好,实验室是第二个家
王玉忠院士每天早上五点左右起床,看看论文文献,给学生改改论文,吃完妻子做的早饭后,便到办公室上班,中午随便吃个盒饭或者去食堂、面摊解决午餐,然后继续回办公直到下午回家吃晚饭,边吃饭边看新闻联播,吃完饭又从家里回到实验室,一直到晚上11点川大东大门关闭前离开学校。每天的生活就如用标尺一般准确,从家到实验室两点一线十分规律。这样的工作节奏已经二十多年了。
“原先年轻时还有一些爱好,拉拉二胡,画个画,现在什么业余爱好都没了,每天就是在实验室,周末、寒暑假也闲不下来”,他笑道,“有人说我很枯燥,我不这样认为,我觉得每天沉浸在科研的世界里过得丰富多彩。”对于长期在实验室的王玉忠而言,出差开会其实就是他的一种调整,“出去一趟,换个工作环境,换种工作方式”。
201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的院士后,王玉忠的生活还是如往昔一样,照常上班,照常教学与科研。“其实,院士只是一个学术荣誉而已”,他对记者强调。
正是他长期不懈的努力工作,他不仅承担了大量的教学任务,培养了近百名研究生,而且还取得了大量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成果:发表了400余篇SCI论文,SCI他引6600余次,基础研究成果两次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优秀成果选编》;已获得授权发明专利90余项,大量被实施应用,为行业科技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并获得2项国家二等奖和5项教育部和四川省一等奖。
用一生做好一件事
1994年王玉忠于四川大学博士毕业后,便一直留校任职。怀着对高分子的热爱,他已经在高分子材料领域孜孜不倦地研究了三十多年。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阻燃材料、生物基与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及高分子材料循环利用等。拿半生时间做学问搞科研,一路走来遇见的困难之多毋庸置疑。但他一直怀着这样的信念:“人的一生做不了太多的事。我觉得一个人在一生中能把一件事真正做好,为社会做出了贡献,人生的价值也就得到了实现。”
王玉忠现在从事的是应用基础与应用研究。从基础研究走向应用,这需要一个很长的周期,但是“该解决的问题总是需要解决的,我们搞研究的目的就在于解决问题”。事实上,在早期的研究中王玉忠也更侧重于基础研究,但二十多年前的一个新闻事件给了他很大的触动,导致他改变了自己的科研“定位”,那便是“1994年克拉玛依恶性火灾事件”。在那场全市7所中学、8所小学的学生、教师及有关领导共796人参加的演出中,由于舞台纱幕被光柱灯烤燃,各种易燃材料燃烧后产生大量有害气体,从而酿成325人死亡,其中288人是学生。“我80年代开始进行阻燃材料的研究,当看到1994年火灾中那些孩子的照片时,我就很自责自己做的东西为什么没有用上。”他提起这事还是很难过,“我前期也发表了很多文章,但这个报道促使我决定,自己的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基础研究阶段,必须继续延伸,发展技术进而实现应用,实现产业化。”这就是目前国家强调的“全链条式”的研究。
现在王玉忠在无卤阻燃材料领域已经获得了突出的成就,由他发明的技术所生产的几种重要的阻燃产品获得了非常高的全球市场占有率,有的达到了80%,他的研究成果还被广泛应用到不同高分子材料中,开发出在多个领域有应用价值的阻燃材料。
不过他觉得阻燃研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央视附楼着火,上海教师公寓火灾……如今火灾仍然频发,放眼全国甚至全球,阻燃领域还需要有更多的技术突破。
“其实我觉得成为院士最重要的改变是你肩上的责任更重了。”他认为,“现在不仅仅是考虑自己的创新研究,还要肩负为相关领域的国家发展战略提供咨询的责任”。他现在也正在试图将过去在生物基与生物降解领域所做基础研究积累,更多地发展成为相应的技术,在一次性使用塑料制品领域得到推广应用。例如,可循环利用的生物降解塑料袋、低成本生物降解农地膜等。。若说之前是个人或者团队在解决技术问题,代表的是团队,是学校,现在则需要着眼于行业发展,从国家需求的角度来考虑。这是一份荣誉,更是一种责任。
学生是他的最爱
王玉忠亲和的性格很容易拉近与其他人的距离。这大概也是他深受学生欢迎,成为四川大学首届“最受学生欢迎教师”的原因之一吧!
当然,更重要的原因在于他对于学生的一片爱心和独特的一套教育理念。“做导师的要注意言传身教,教给学生的不只是知识,更是做人的道理。”“我会给我的学生指定一个研究方向并提出研究目标,具体如何实现,我希望他们能自己先通过调研制订出几套研究方案,而不是我把具体的方案制订好让他们被动地去实现,要启发学生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让学生自己能够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导师给学生带来的理念、思想和科研方法实际上比直接告诉学生怎么做有更重要的意义。”
“我希望我的学生在做学问前首先要学会做人,要有拼搏与协作精神,互帮互助,但也要学会吃亏,吃亏是福。”谈起对学生的期待时他这样回答,这些品质在他自己身上也能看到。
科教之道漫漫修远,凭着一腔热爱上下求索的王玉忠从事科教工作多年。“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这大概是王玉忠的最好写照。
来源:四川大学校友总会 作者:张慧丰
- 川大王玉忠院士团队 AFM:可升级回收阻燃泡沫塑料 2024-12-06
- 川大王玉忠院士团队 Macromolecules 观点文章:探索可循环阻燃环氧树脂及其纤维复合材料之路 2024-10-08
- 四川大学王玉忠院士团队 Angew:集催化氧化和产物原位分离为一体的环氧树脂回收方法 2024-04-29
-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唐本忠院士/赵征教授团队《ACS Nano》:细胞膜靶向的聚集诱导发光分子用于神经追踪和损伤的可视化 2025-01-21
- 四川大学张兴栋院士团队王启光/樊渝江 ACS Nano:益生菌膜囊泡锚定水凝胶用于大面积伤口的血管新生与修复 2025-01-21
- 韩国延世大学Cheolmin Park院士团队《ACS Nano》:手性光学突触钙钛矿忆阻器作为可重构物理不可克隆函数 2025-01-19
- 四川大学王延青 ACS AMI:使用 3D 导电网络硅-碳纳米管复合阳极增强锂离子电池 2025-01-12